正文

(二)党的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作者:黄宏


全面内战爆发后,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被迫进行自卫作战,先后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三个阶段,在中国大地上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战略大决战。在丰富的军事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军事历史经验,明确提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上敌人的思想。毛泽东指出:“从本质上看,从长时期上看,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活的铁的真的老虎,它们会吃人的。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策略思想和战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192页。

战略上藐视敌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946年6月底,蒋介石反动集团撕毁了停战协定和一切协议,发动全面内战的时候,依仗其优势的军事力量,气势汹汹,狂妄叫嚣“只需三个月至六个月即可击破共军主力”。这时国内外和党内外都有许多人只看到表面上敌人暂时的优势,没看到反动派的本质,错误地估计了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人民的力量,因而对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缺乏足够的信心。针对这些错误思想,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国际和国内形势,及时地指出,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也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有充分的信心。1946年8月,毛泽东发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谈话。他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蒋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国反动派也都是纸老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195页。这个科学论断说明,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战略上一定要藐视敌人。毛泽东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的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人民力量的坚定信心之上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略、策略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战术上重视上敌人,坚持十大军事原则。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经过战略防御阶段后,从1947年7月至9月,转入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阶段。在新的形势下,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党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重要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为了加速打败蒋介石,夺取全国胜利,毛泽东在这篇报告中,在解放战争初期的《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三个月总结》等对党内的指示,以及后来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所提出的作战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主要内容包括:(1) 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2) 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3)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主为主要目标。(4) 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人歼灭性打击的办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5)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6) 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7) 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8) 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9) 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10) 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上述内容贯彻着一个基本的军事原则,即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为基本作战方针;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基本战法。

十大军事原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和丰富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生动地体现了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法则,是我军指挥艺术的集中表现。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使我军的作战指导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把我军的战略战术思想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力地推进了革命的历史车轮,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