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理论和实践的恶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作者:黄宏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是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长期严重失误的结果。“从领导思想上来看,由于我们党的历史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并且面对新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又习惯于沿用过去进行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群众性斗争的旧方法和旧经验,从而导致阶级斗争的严重扩大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第817页。

从客观历史进程看,党内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思潮的发展,是从对国内阶级形势估量的不当和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误断开始的。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的判断,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然而,仅仅过了两三个月,反右派斗争爆发了。这场运动不但把一大批知识分子、爱国民主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而且助长了“左”倾思潮的膨胀。其中最直接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是对国内政治形势的估量失误和对国内主要矛盾判断的突然改变。在1957年9月至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讲话中断然肯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9页。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又说,国内存在着两个剥削阶级、两个劳动阶级。这一观点在同年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工作报告中加以确认,并解释为:两个劳动阶级是指工人和农民;两个剥削阶级,一个是反对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被打倒了的地主买办阶级和其他反动派,另一个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它的知识分子。这样,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就以代表大会的权威,正式否定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1958年的“大跃进”,把这种“左”的指导思想从政治领域扩大到经济领域,以搞政治运动的方式来搞经济建设。1959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上,提出了共产党内存在阶级斗争的观点,使“左”倾理论观点又一次重大升级。紧接着庐山会议召开的中共八届八中全会,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并把在庐山会议上发言表示基本同意彭德怀观点的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同志打成所谓反党集团。会后,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反右倾”运动,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升级到党内,破坏了党内民主生活。

理论认识的错误不仅没有及时得到纠正,而且在实践中步步加深,终于形成完整的形态,并被提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成为进行各项工作的指针,成为教育党员、干部、群众的主题。在这一过程中,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起了关键的作用。在这次全会上,毛泽东作了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多次讲话,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因此,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斗争是长期的。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他认为没有阶级斗争就没有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要搞一万年。他还教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一切、分析一切,“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八届十中全会后,党围绕“反修防修”这个中心,在国际上全面开展同苏共的论战,在国内突出“反复辟”的主题,开展了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批判,越来越深地陷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泥沼中。

“我们在国内进行了反修防修运动,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日益深入到党内,以致党内同志间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也被当作是所谓修正主义路线的表现或所谓路线斗争的表现,使党内关系日益紧张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第818页。错误理论指导使错误实践扩大,错误实践又反过来补充和发展了理论的错误,这就使得错误理论的形态越来越完备,错误实践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后使“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得以成型。这一理论是“文化大革命”赖以发生并持续十年之久的理论支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