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的思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勇气和智慧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以新的思考和观念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领导我们党制定和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早在1978年3月,邓小平就较明确地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他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8月在听取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他又强调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行,比较具体地阐述了他的开放思想和主张。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对外开放的任务,而且提出了向外国先进管理方法学习、引进技术设备、改革外贸体制、在对外开放中加强法制建设等实行开放的具体方法措施。在邓小平的推动下,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党的十二大报告则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工作特别要注意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则。至此,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已经在全党形成共识。
随着实践的发展,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视野逐步开阔。他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对外开放思想,不但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形式,确立沿海地区转为外向型经济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兴办经济特区,而且扩大了对外开放的内容,指出开放不仅要在经济、科技领域展开,也适用于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等领域。1984年10月在会见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时,他针对社会上对政策稳定性的质疑明确指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而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50年到70年不变。根据这一思想,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把对外开放确定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并对对外开放政策作了充分肯定和全面概括。这标志着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基本成熟。
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一是开放的路子只会越走越宽。1983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北京科学技术政策讨论会的外籍专家时就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政策只会变得更加开放,路子只会越走越宽。二是对外开放必须全方位、多形式。对外开放必须是采取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开放。也就是说,就开放的对象国来说,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就开放的国内区域来说,是以经济特区为主体、积极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开辟经济开发区;就开放的社会领域来说,是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就开放的形式来说,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与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并重。三是大力办好经济特区。1984年初邓小平在视察特区时强调,深圳的发展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要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必须把经济特区办成对外开放的典型和样板;在办好经济特区的同时,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开放区,最后将开放扩展到内地。四是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邓小平指出,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我们始终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经济上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吸收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危险不大;政治上我们的国家机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有能力保障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在开放中我们始终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根本方针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65、135、138页。1985年1月,他在会见外宾时明确指出:“有人说中国的开放政策会导致资本主义。我们的回答是,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026页。
总之,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提出、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渊源,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大变革的广阔背景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历史事实已充分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实行对外开放,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