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1)

一的力量:从松散到合一的八大突破性领导法则 作者:(加)巴格海


Chapter 6

设计师与建筑师

“我喜欢站在可能性的边缘”

—约恩·乌松(JosLash Utzon)  

先生们,这位就是你们的赢家!  

灵感来源

约恩·乌松和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

“先生们,这位就是你们的赢家!”1956年,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在众多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的筛选过程中,欣然作出了这样的判断。另外三位审查官立刻聚拢过来,仔细端详这份设计方案,很好奇什么样的设计能让沙里宁如此激动。这份设计是由一位名叫约恩·乌松的丹麦设计师递交的。这位设计师时年38岁,并不怎么出名。与这次世界各地呈交上来的其他233份作品相比,乌松的素描图显得有些不够精美,只不过就是一张黑纸上面随意潦草的图画。构图缺乏细节与深度,甚至都不满足这次设计大赛的参赛指标要求。但是,沙里宁在这幅图画中,看到了其他审查官没有看到的一些东西。正是这些东西激起了沙里宁的兴趣。在朴实无华的素描背后,藏着一位难得的天才。

很多参赛作品都利用了传统的构图。有些是方形结构设计,有些是圆形设计。但是,乌松的设计方案非常与众不同。乌松的父亲是一位海军建筑设计师,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关于海洋的知识。父亲教会他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和美感寻找设计灵感。沙里宁因乌松直冲云霄的顶部设计而震惊。这一设计非常奇妙,又令建筑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建筑的剪影有如一艘乘帆起航的舰艇的大三角帆。

而且,乌松的设计构图也充分利用了歌剧院选址—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的狭窄地形。他将两处场馆设计成并排式,而不是一前一后式。他懂得,环境和地理位置对于建筑完工后的美感展示有多么重要:“与太阳、光线、云朵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非常关键的效果,让整座建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乌松对悉尼歌剧院的构思,抓住了审查官和大众的想象力。他粗放的素描作品用某种方式传达出了自己对建筑的设计理念,而后,这一设计便成为了20世纪的标志性作品。早期阶段

1957年1月29日,乌松在悉尼歌剧院设计大赛中胜出。在他的构想中,这座建筑要“像一座永不过时、令人百看不厌的哥特式大教堂”。他获得了一等奖奖金10000澳元。当时估计,完成这座建筑,需要3年时间、700万澳元的预算。

然而,一开始,乌松的设计和他的三段式建筑计划就让人觉得有些不太现实。这座歌剧院的建设,需要成千上万名不同工种的工匠参与进来:打水泥地基、铺顶部帆状结构瑞士瓦的建筑师;打造出粉红石骨料花岗岩墙体、阶梯和地面的石匠;加工室内红胶木和白桦木装饰的木工;铺设总长度达400英里电缆的电工;还有制作门窗玻璃的法国玻璃师傅;等等。

难度最大的挑战,就是为这座巨大的风帆注入生命力的高科技。顶部设计被称为“在技术可能性前沿的冒险”。乌松和他的工程师搭档奥维·埃拉普(Ove Arup)花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对建筑的几何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但是,却始终找不到成功的解决办法。

虽然困难重重,但埃拉普还是坚守最初的设计原则。作为一名工程师,他的任务就是要将悉尼歌剧院从梦想转化为现实。乌松的设计无论在技术上有多大的难度,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时,建筑的地基已经开始建设,时间紧迫。经过数月的反复计算和设计,埃拉普的团队终于还是一百个不情愿地认输了。解决办法—更多的问题

在整整两年的反复失败之后,1961年10月,乌松想出了一个简单而新颖的解决办法。他在切橙子的过程中找到了灵感,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整座建筑的14张“风帆”可以从一个完整的球体中切割出来。这样一来,风帆的弧度就可以通过低成本高效能的方法得以复制。乌松本人这样说道:“在外形结构基础几何学问题上深入研究了3年之后,我于1961年10月想到了球体解决方案……我称这一解决方案为外形的关键,因为它解决了建筑上的所有问题……有了这一几何系统,我就能实现这座建筑复合结构各种形状之间的和谐统一。”

建筑的内部结构,被同样形状的强化水泥排骨架所支撑。乌松年轻的建筑设计弟子彼特·迈尔斯(Peter Myers)亲眼见证了这些水泥结构运抵现场的情景:“水泥结构非常完美,边缘顺滑,毫无瑕疵。”迈尔斯还回忆说,他当时转过头去,看到乌松眼眶中含着激动的热泪,“然后,我看到那些外表坚毅的意大利建筑工人也兴奋地落下了眼泪。他们作为手艺人的自豪感,此时得到了认证。我们都因为目标的实现而狂喜不已。”

悉尼歌剧院的建设工作开辟了行业的新天地,也做出了许多创新的举动,诸如在半空中连接排骨架结构的现场“工厂”,用来代替脚手架的套管式伸缩拱形结构,还有将结构性部件搬运到特定位置的全世界最大的起重机。

对于那1056006块铺于房顶的瑞士瓦,乌松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他希望瓦面能呈现出一种“亮面的光感,但不要镜面效果。瓦本身要有一种像锻打过的银器一样的粗糙结构”。他曾这样写道,“瓦面材料,要模仿古代建筑的感觉,仿佛经过多年使用还没有磨损一样”,并且,“在热烈的阳光之下,要体现出美丽的白色闪烁效果”。他去伊朗伊斯法罕的大清真寺,还有中国和日本等地,寻找瓦面效果的灵感。他还将瓦面刷成灰白色和浅褐色,以展现出独特的人字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