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记录的有关繁荣—萧条周期的最佳案例是在抵押信托领域(mortgage trust)。抵押信托是经法律批准的一种公司形式。其主要特征为:如果公司能将净收益的95%以红利的方式分配出去,它们便可免纳公司税。在1969年之前,由这项立法所创造的大量机会都没有得到利用;但仅在1969年这一年当中,大批抵押信托公司就成立了。我亲眼目睹了这些公司的成立。当时我刚从跨行业联合企业的狂潮中脱身,因此我意识到,这些公司很可能会陷入繁荣—萧条的周期当中。我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指出传统的证券分析方法(该方法试图通过预测未来的赢利走向,估算出投资者愿为此支付多少金额)对它们并不适用。原因在于,投资者愿意为股票支付的价格是决定未来赢利走向的重要因素。与其分别预测未来赢利和估价,我们应当对这个自我强化的整体过程进行预测。
我在报告中将这个过程描绘成四幕话剧。开始时,抵押信托公司的估价过高,使得它们能够通过过高的价格发行更多的股票以此为过高的估值正名;接着效仿者纷至沓来,破坏了抵押信托的机会;最后一幕以大批公司的破产告终。
关于我的报告还有一段有趣的经历。我写报告时,对冲基金的经理们在联合企业的并购浪潮中损失惨重。他们有资格从基金的收益中分得一杯羹,却不用为自己管理的基金承担损失。所以,他们必定会牢牢抓住有望快速弥补他们损失的任何事物。他们出于本能马上就明白了自我强化的过程是如何运作的,因为他们刚刚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迫不及待地想再玩一次。这篇报告反响强烈。当我接到来自克利夫兰一家银行的电话时,我才意识到报告的反响是如此巨大。他们向我索要一份新的报告,因为他们原来的那份被复印了太多次,字迹已经无法辨认。当时,市面上的抵押信托公司还不多,但是人们对其股票的需求却十分迫切,以致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股票价格几乎翻了一倍。需求产生供给,一时间市面上新发行的股票漫天飞舞。当人们发现,抵押信托的市场供应量已经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步时,股价暴跌的速度和当初疯长时一样迅速。显然报告的读者没有考虑到,股票的买入竟是这般容易,而他们的失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惩治。不过,他们最初的那股狂热劲儿却有助于证明报告里描述的自我强化过程。之后,事情便照着报告的描述一步步地发展。抵押信托享受的繁荣并没有我报告中描述的那样猛烈,但事实证明它比我报告中说的更加持久。
我的研究被人们认可的程度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而就在那时,我重仓持有抵押信托公司的股票,而且也获得了一些利润。但成功冲昏了我的头脑,当价格开始下跌时,我被套牢了。我并没有抛掉,甚至还在增仓。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密切关注着这个行业,最终,我抛售了所有股票,获利也算丰厚。后来,我不再关注这个行业。几年之后,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我原本打算建立空头头寸,可我却发现困难重重,因为我对这些公司已经不那么熟悉了。尽管如此,当我重新阅读几年前的报告时,我仍为自己的预测感到确信不疑。于是我决定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该类公司的股票卖空。此外,股价下跌时,我通过卖空其他股票来保持原有的仓位。我最初的预测成为了现实,大部分抵押信托公司悉数破产。结果,我在卖空上赚得的利润超过了100%,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卖空的最大利润才100%(我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我能不断抛售股票)。
从20世纪60年代国际银行业的借贷繁荣—萧条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估价行为和被估价的实体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的循环联系。银行使用所谓的负债比率来衡量借款国的信用度,但银行没有意识到负债比率事实上要受到这些国家自身的借贷活动的影响。当它们意识到这一点时,为时已晚。在1987年出版的《金融炼金术》中,我分析了国际银行业发生的一连串事件,以及其他一些案例。自那以后,我还亲眼见证或参与了许多繁荣—萧条周期,其中包括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的崩溃、1997年新兴市场的危机,以及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互联网浪潮,但到头来却是一场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