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建立的职业化的封建官僚体制, 在具体的设官分职上后世都有较大的调整与改变, 但其基本精神没有变化。第一, 官僚选拔制度逐步完善。从秦朝的荐举、军功用人制, 到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最后定型为隋唐的科举制并延续至清朝, 统治阶级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官僚选拔制度。其基本走向是重道德才能表现; 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扩大官僚选拔范围, 使封建统治政权拥有更为广阔的社会基础, 网罗更多的优秀人才。这一点, 对保证整个封建统治秩序稳定及其不断延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科举制时代, 作用尤为明显。当然, 它也带来了官本位的弊端。明清以降, 这种选拔制度日益僵化, 已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官僚选拔是受一定意识形态支配的, 中国历史上的道家、法家、儒家, 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吏治观都产生过影响。统治阶级根据社会环境需要, 在不同时期通常会对其中的某些思想扬抑取舍, 并据以调整官僚队伍的结构, 但占主要地位的还是儒法两家思想。文吏和儒生是中国历史上官僚队伍的主要类型, 外儒内法是中国历史上官僚行政的基本特点。第二, 官僚行政中枢不断有所调整和变化。中国历史上虽然有秦始皇、朱元璋那样的独裁专权、亲自处理大量公文的皇帝, 但即使如此, 仍然需要一个行政中枢来协助其处理庞大的政务。历史上的行政中枢组织有很多变化, 大体说是由个人开府的宰相制向组织机构化的宰相制演变。丞相府、三公府、尚书台、三省六部、中书省、枢密院等, 都承担过中枢组织职能。明代废除宰相制, 内阁实际承担着中枢的职能。清代, 中枢机构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演变为军机处, 专制主义随之发展到顶峰。为了防止皇权的旁落, 专制君主需要不断调整、分散中枢组织的权力, 这是导致中枢组织不断变化, 以致名实不副的重要原因之一。历代行政中枢组织与皇权有时也发生冲突。在特定状态下,行政中枢组织也有限地约束了皇权, 阻止、限制了皇权的恶性发展。第三, 为保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官僚队伍的忠诚和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 形成了关于官僚考核、监督、管理的一整套措施。这套措施历代并不完全相同, 但总体趋势是日益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历史上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比较稳定的时期, 通常是吏治比较好的时期。“明主治吏不治民”, 是封建政治文化的重要经验之一。
为完善对官僚的监督监察制度, 历代制定颁布了许多惩贪律令。在民本思想的影响下, 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清官循吏。但这些都改变不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本质, 腐败和残暴成为痼疾。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但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总代表和经济利益的强力维护者, 所以更多集中表现为农民和封建国家的矛盾。官逼民反是历代农民起义的通例。在封建剥削阶级的多重压迫下,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规模之大、反抗之激烈, 是世界历史上所少见的。由于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难以创立新的政治体制, 更不能创建新的社会制度, 但历代农民起义一次次地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统治, 争取自身的权益, 推动历史前进, 都有毋庸置疑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