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心聚落的出现与社会不平等的产生
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经济日益发展,既促使母系家族内的男子成为主要劳动力,妇女改为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辅助性生产活动,又促使一些条件优越的母系家族有了剩余生活资料和积累财富的可能。这种情况引发母系家族产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如男女的地位在家族内此升彼降;家族财产私有制和私有观念萌芽;家族之间开始贫富分化;家庭与婚姻形态从男子入居女方家族改变为妇女从夫居,由对偶婚制向专偶婚制过渡并由此孵化着古代东方特色的家长制家庭公社,子女的直系亲属关系也摆脱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旧传统。这样,在日益发展的家族财产私有制的强力推动下,母系家族终于转化为父系家族,父权制取代母权制,从而导致原先平等的农耕聚落社会到距今6000—5000年间,开始出现不平等并逐渐酝酿着早期文明的萌动。这种不平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聚落内部出现贫富分化和贵族阶层;另一是在聚落与聚落之间,出现了中心聚落与普通聚落相结合而规格、地位却高下悬殊的格局。中心聚落,往往规模较大,有的还有规格很高的特殊建筑物,它集中了高级手工业生产和贵族阶层,与周围其他普通聚落,构成了聚落间初步的不平等关系。社会关系初步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态,正是史前平等的氏族社会与早期文明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这是文明起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考古发现的史前中心聚落遗址中,1959年发掘的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是最著名的。大汶口遗址总面积有82万平方米,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聚落。大汶口聚落内的不平等是由其墓地中大墓与小墓的差别体现的。一些富有的大墓,墓穴规模宏大,使用木椁葬具,有大量精美的陶器和石骨器,有些多达100多件,而且还有精美的玉器和象牙器等。而那些十分简陋的小墓,墓穴仅容一具尸骨,随葬品只有一两件豆、罐之类的陶器,有的甚至一无所有。大汶口墓地大墓与小墓的这种反差,说明大汶口居民内部已出现财富和社会地位上的分化。与同一时期周围其他聚落遗址相比,大汶口墓地中大型墓的数量较多。而其他遗址即使有大型墓,有的也没有玉器、象牙器、鳄鱼皮鼓等特殊器物,也没有看到木椁。可见,大汶口聚落的地位较高,大汶口与周边其他聚落构成了一种主从关系,大汶口聚落的贵族们不但支配着本聚落的平民,还支配着其他聚落的人民。
在大汶口文化陶器上,发现10余种20多个图像文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表示日与火的“”和表示日、火、山的“”。两者属于简体与繁体的关系。“”可释为“炅(jiǒng)”字,其中,“○”即太阳,代表天空天象;“”代表与天象有关的辰星大火,即大火星。远古时期,负责祭祀和观察大火星而进行观象授时的神职人员被称为“火正”,这两个图像文字表达的有可能就是当时的“火正”对于大火星的观察、祭祀和观象授时。
大汶口文化中的“”和“”,不仅发现于山东,也发现于安徽、湖北和浙江等地,似乎已约定俗成。可见,五千多年前,在春分前后通过观察辰星大火出没以定农时的历法,在山东、安徽、湖北、浙江等广大地区已被普遍采用。当时设置这些神职人员负责祭祀,是与全社会的生产和管理密不可分的。贵族阶层的产生,其来源和途径是多方面的,而神职人员的设立应是重要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