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老道的话小道士们听不懂,宜畹却全听懂了。
老道士嘴里说的“蛤蟆”,是指人生的追求,功业。他说人腿再快也追不上蛤蟆,劝守仁坐下,那话里的意思是想劝守仁闭目消心,舍弃功利,断念离尘。想不到守仁却回了他一句“闭上眼,蛤蟆就在手里”,其意是说,只要把市俗杂念都丢在一边,下定决心努力追求,必能实现理想,成就功业。这句话看似和道士所说有关,实则差之千里。
至此老道士也就明白了:王守仁是个彻头彻尾的儒生,是个要做一番事业的人,他有自己的追求。这样的人修不成道,出不得家。
看明白了,道士自然也就走了。
守仁和道士之间这些事诸宜畹不能尽知,可现在知道老道士已经连夜离去,又留下一句“余姚无人”的话,前后再想想,她也猜出八九分来了。这才总算长长松了口气。
余姚无人?哼,无人才好呢……
宜畹出去“进香”,守仁这里压根就不知道。他也没心思去想这些事,在房里坐着发了一整天的呆,却怎么也想不破老道士的谶语。
当然,破不了道士的谶语,并不说明王守仁悟性不足。因为了悟是个缘分,于自己心性不合的,就难参透。守仁家里书香世代,家学渊源,根本是个彻头彻尾的儒生。再加上他还有一位出类拔萃的状元父亲。在这位老先生的教导下,守仁自幼立下的就是一番当官做事、建功立业的大志,所以他的脾气天生就近儒不近道。像他这样的人,虽然聪明过人,悟性极高,对这些道家的东西又很是喜欢,可从根子上却吃不透。
但王守仁自己并不知道其中关窍,一个人苦苦折腾了好久,累得精疲力尽,没办法,只得再去找蔡蓬头,请他指点自己。
当然,这一次就不能像以前那样随随便便地去了。
第二天,守仁跟宜畹撒了个谎,说自己 “要多用功读书”,这两天在书房里睡,又说胃口不好,想吃些清淡素菜,又自己偷跑到厨房嘱咐人用素油炒菜,又弄了热水自己在书房里濯发洒身,静坐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