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总结出一点,就是要在生活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确立美满的人生观。他最怕自己的孩子消极、气馁、悲观、忧郁,告诫孩子们 :"总要常常保持着元气淋漓的气象,才有前途事业之可言。"(同上,72 页)他在给思顺 的信中说 :"你和希哲都是寒士家风出身,总不要坏自己家门本色,才能给孩子们 以磨练人格的机会。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受,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 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出快乐,才真是会打算盘哩。"(同上,71 页)他有时也现身 说法 :"你们几时看见过爹爹有一天以上的发愁,或一天以上的生气?我关于德性 涵养的工夫,自中年来很经些锻炼,现在越发成熟,近于纯任自然了,我有极通达、 极强健、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快乐的。"(同上,59 页)他认为,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不忧",也就是"三达德"中的第二德。至今还有许多人 很看不起这一条,以为中国落后就是因为信了孔孟之道,所谓仁义道德,都是虚伪 的,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欺骗老百姓的精神鸦片。这么说并没有错,但是,道理只讲了一半,另外一半却是梁启超所讲的人格磨炼。他说,什么叫做"仁"呢?孔子有个解释,"仁者人也",仁就是人。梁启超更进了一步,他把"仁"解释为"普遍人格之实现"。他还说 :"人格完成就叫做'仁'。"由此可见,"仁"还有人格磨 炼的意思在里面。过去的士大夫喜欢讲"内圣外王",听起来很玄,其实,"外王" 讲的是建功立业,且不管它 ;"内圣"讲的却是自我修养,人格实现,它的最高境 界,就是"仁者不忧"。然而,仁者为什么会不忧呢?梁启超认为 :"大凡忧之所从 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所以,《易经》六十四卦, 始'乾'而终'未济',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 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哪里配说成 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便连这一寸两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易经》 说'君子以自强不息'。换一方面来看,他们又信得过凡事不会成功的,几万万里 路挪了一两寸,算成功吗?所以《论语》说,'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想,有这种人 生观的人,还有什么成败可忧呢?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 为什么呢?因为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 不能明确地画出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以为我所 得?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也没有东西为我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 的。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得失可忧呢?总而言之,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会'无入而不自得'。他的生活, 纯然是趣味化艺术化,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106 ~ 108 页)梁启超的这种教育成果如何呢?思永有一次对梁启超说 :"爹爹尽可 放心,我们弟兄姊妹都受了爹爹的遗传和教训,不会走到悲观沉郁一路去。"(《际 遇-梁启超家书》,257 页)
由此可以看出,梁启超的家教不仅有儒家的克己求仁,还有墨家的勤俭寡欲、 吃苦耐劳,兼有老庄的虚无静观,总之是要磨炼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健全的人。他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反复提到 :"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 志气强立。"(同上,46 页)他对孩子们说 :"孟子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汝辈 小小年纪,恰值此数年来无端度虚荣之岁月,真是此生一险运。吾今舍安乐而就忧患, 非徒对于国家自践责任,抑亦导汝曹脱险也。吾家十数代清白寒素,此乃最足以自 豪者,安而逐腥膻而丧吾所守耶?"(同上,47 页)这些都是他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和要求,因此,只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是不够的,还要"勇者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