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慢生活》第三章(3)

慢生活 作者:(美)艾伦·埃尔金


人们还会陷入“以偏概全”的陷阱。你是否曾经抱怨:“总是什么事都要我自己做”(比如说在你让家里人倒垃圾,却人没搭理你的时候。)你用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曲解了事情的真相,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坏情绪中。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常常体现在“总是”、“从不”这样的用词上。试着用“有时”来代替它们,你会感觉好得多。

有时你还会用“读心术”和“妄下结论”来揣摩事情的真相。想象中的发生的事,往往跟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例如,你没有收到一位朋友的派对请柬,于是你马上下了结论:一定是因为这位朋友不喜欢你。其实你应该问自己:“我有证据证明他/她不喜欢我吗?”如果毫无根据,请提醒自己,你又陷入毫无理性、胡乱猜疑、妄下结论的思维陷阱里了。也许事情的真相很简单:你没收到邀请,可能是因为请柬在寄送过程中丢失了。

杞人忧天式的忧虑也很常见:“如果事情发生了怎么办?”你在头脑中想象一件尚未发生的事,让自己忧虑重重,备感压力。楼上的邻居刚卖掉房子,你就开始心慌意乱地想象:如果房子的新主人是个音乐发烧友,每天制造噪音,让我日夜不得安宁怎么办?告诉自己:“现实一点吧,这样的事发生的几率会有多少呢?”,“当我老了,回顾全部的人生,这件事重要么?”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练习16

学会积极思考

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遇到挫折,挫折是生活难以避免的一部分。挫折引起的内心痛苦,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这个练习帮助你改变看待挫折的思维方式,让你的生活更轻松。

让自己舒服地坐着,闭上眼睛。回想最近经历的一次挫折。可以是错过航班、丢了钱包,或失去晋升机会。用一些时间来回想当时的心情。

接下来,反思一下当时的情景,看看能得到什么启发和教训。问问自己,如果当时换一种思维方式,心理压力会不会少一点?你是否能这样想:我遇到的问题不是凭一己之力可以控制或改变的;你能不能接纳自己的情绪感受,然后想办法亡羊补牢?或者,你可以告诉自己:我不会在困境里待太久了,很快就能到家了,家里安全又温馨。为自己找一个最能安抚当时心情的思维策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