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书生报国:何思源传》第三章 冠盖京华(6)

书生报国:何思源传 作者:石耿立


陈独秀学识渊博,懂日、英、法三国文字,工宋诗,写隶书,旧学很有根底,新学造诣尤深。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1916年将其改为《新青年》。同年,蔡元培从法国归来任北大校长并致力于改造北大。正式上任后的第8天,蔡即致函教育部,建议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两天后教育总长派令下达,《新青年》随陈独秀迁京,进驻北京大学。与北大文科的联手,使《新青年》得以保证思想的新锐,视野的开阔。1917年1月1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1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

胡适的文章被认为是中国文学革命的第一声进军号角。该文主张写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不刻意模仿古人,不套用过时的陈词滥调,不作无病之呻吟,不避俗字俚语。陈独秀则在文中将胡适推为举义旗的急先锋,他本人“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举‘文学革命军’大旗”,为胡适助威呐喊,并为“文学革命军”提出三项任务: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腐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917年胡适回国后发现,仅仅半年时间,由他和陈独秀发起的文学革命已经闹得轰轰烈烈了。从1918年1月起,《新青年》全部刊登白话文,并开始使用新标点。1918年4月15日,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指出:“两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文学。……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