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热对谷类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在谷类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约占籽粒重量的70%,是人们日常膳食结构中热能的主要来源。在谷类碳水化合物中90%是淀粉。因而,加热对谷类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其实就是淀粉的变化。
加热对淀粉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淀粉的糊化。一般谷类淀粉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可分为直链淀粉(如粳米)和支链淀粉(如糯米)两种,它们在冷水中都不溶解。直链淀粉在热水中分散成胶体溶液,而支链淀粉易分散于水中,在热水中只能膨胀而不能溶解。当把淀粉混在水中加热,由于提供的能量可使胶束运动的动能增强,一部分胶束被溶解而形成空隙,水分子可以进入淀粉内部,与部分淀粉分子结合,胶束逐渐被溶解,淀粉粒吸水膨胀。继续加热,当动能超过胶束分子间的引力时,胶束全部崩溃,淀粉粒内部分离、破裂、互相粘结,形成有序的网络,成为具有黏性的胶体溶液,这种变化即就是淀粉的糊化。
淀粉开始糊化的最低温度称为糊化温度。淀粉在达到糊化温度时,粘度增加,当淀粉糊化达到最高粘度时,如继续加热会使粘度下降。当停止加热使其冷却,则发生淀粉凝固,如烹饪中的挂糊、上浆、勾芡及煮饭、蒸馒头、烤面包等加工过程中,都有淀粉的糊化作用。糊化后的淀粉较为可口,并且有利于消化吸收,更易被淀粉酶水解。而未糊化或糊化不完全的淀粉较难消化,如夹生饭。
淀粉在少量的水中加热糊化,可形成具有一定的黏性、弹性和可塑性的凝胶。利用这一性质,往肉糜和鱼蓉制品中掺入适量淀粉,受热时淀粉吸取其中的水分而糊化,形成凝胶,把肉和鱼蓉的颗粒牢固地粘连在一起,从而使肉馅糯性、松软、可口。
对于糊化的淀粉在室温下放置,或淀粉凝胶经长时间放置使其变成不透明状,甚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馒头、面包放置时变硬、干缩等现象属于淀粉老化的结果,这种现象俗称“回生”。
6.什么是脂肪的水解和酯化
脂肪在受热或酸、碱的作用下者可发生水解反应。在普通烹饪温度下,有部分中性脂肪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脂肪酸和甘油。中性脂肪的水解过程是甘油酯逐步水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