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烹饪食物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分散作用,因为水对许多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以使这些物质均匀分散开来,如各种荤素食物搭配后只有以水作为介质,才能通过烹调互溶在一起,从而产生诱人的风味。二是浸润作用,由于水分子较小,并且具有较大的极性,它能浸润到食物组织或颗粒中去,与食物成分结合在一起,保留于食物之中,如涨发食品。三是传热作用,因为水是烹饪加工过程中最普遍的传热介质,不论是湿热法还是干热法,都不可缺少水。
食物的含水量及水分的存在状态,与食物的质地和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它影响食物的硬度、脆度、密度、粘度、韧度和表面的光滑度等。如含水量充足的瓜果、蔬菜,其植物细胞饱满又膨大,食用时具有脆嫩、爽口的感觉。如果含水量不足,不仅外观萎蔫皱缩,而且因水解酶活性增强,果胶物质分解,细胞解体,结构松弛,食用品质也会下降。
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由于蛋白质的变性破坏了原来的空间结构,导致其保水能力下降,引起水分流失。如牛肉丝炒熟后,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并且吃起来老硬又无味,这就是因为牛肉丝中水分流失所致。如在炒牛肉丝前先在油中浸拌,并在炒前挂糊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在食物烹调时要添加某些调味料,这些调味料或溶解在汤汁中,或溶解在原料内。如炒菜加盐、炖肉加酱油等,食物原料或其细胞周围就可存在一个由调味料形成的渗透压溶液,如果渗透压大于原料内部水溶液的渗透压,则原料中的水分就会向外部溶液渗透,导致原料水分流失。因此,在烹饪菜肴时不宜过咸,这样就可保留菜肴的风味。
14.不同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
不同的烹调方法可以制作出不同的风味菜肴。然而,由于不同烹调方法使菜肴原料中的营养素种类和数量,在烹饪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此烹调后的菜肴与原料的营养价值就会产生较大的差异。
炒、爆、熘等烹调方法,由于迅速加热并且时间较短,而且一般事先都做了挂糊或上浆,因而使食物中各种营养素以及水分损失较少。如果烹制后再用淀粉勾芡,让汤汁浓稠,可使其中的维生素C流失更少。
炖、焖、煨是以水为传热介质,由于使用的温度较低并且烹调时间较长,使原料中蛋白质的变性较为温和,有利于消化吸收,但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较多。在炖、焖、煨过程中,不溶性或坚韧的胶原蛋白,在与热水的长时间接触中可转变成可溶性的白明胶(浓汤)。如把炖、焖、煨熟后的汤液(俗称高汤)用来做调味剂或者汤,则可避免迁移到烹调汤中营养素的损失,而且这种汁液保留有从炖、焖、煨熟的食物中所失去的特有香味。
蒸是以水蒸气为传热介质的,由于原料与水蒸气基本上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原料是在饱和热蒸气下成熟的,所以可溶性物质的损失也就比较少。但由于需要较长的烹调时间,故因加热而引起维生素C分解的量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