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思维
蛛网理论指出,当供需决定价格,价格引导生产时,经济中就会出现一种周期性波动。例如,某种产品在第一期中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第二期则必定生产增加,价格下降;由于第二期价格下降,生产减少,又引起价格上升;再引起第三期生产增加,价格又下降。把各个时期的价格与产量波动画出一个图,这个图就类似一张蜘蛛网,故有“蛛网理论”之称。
如上图所示,P、Q、D、S分别是价格、产量、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根据上述模型,第一时期的价格P1由供给量Q1来决定,生产者按这个价格来决定他们在第二时期的产量Q2。Q2又决定了第二时期的价格P2。第三时期的产量Q3,由第二时期的价格P2来决定,以此类推。由于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不同,价格和供给量的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
1. 当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即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小于对需求量的影响)时,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将逐渐减弱,经济状态趋于均衡。
2. 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即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大于对需求量的影响)时,波动逐步加剧,越来越远离均衡点,无法恢复均衡。
3. 当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时,波动将一直循环下去,既不会远离均衡点,也不会恢复均衡。
蛛网型的波动在农业中表现最为明显。从新奇士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若想让农民走出蛛网理论的局限,并不能光靠其自身力量,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做出较正确的市场预测,也较不能控制市场或承担得起市场风险。在农民和市场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中介组织才是好的解决办法,通过它将农民和市场联结起来,让农民从价格波动的困境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