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怅望山河》与水争地到退田还湖(3)

怅望山河 作者:朱幼棣


澧水从大庸穿城而过。澧水注入洞庭,朱总理在湘西游览时,依然怏怏不乐,牵挂着洞庭湖何时能恢复“浩浩汤汤”大湖的面貌。

退田还湖、平垸行洪--被认为是千年来人与洞庭湖、鄱阳湖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写入了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是这样的:“在长江流域实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政策,恢复水面2900平方公里,增加蓄洪容积130亿立方米,其中鄱阳湖、洞庭湖还湖面积分别达到880平方公里和600平方公里,实现了千百年来从围湖造田,与湖争地到大规模退田还湖的历史性转变。”(《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新增的蓄洪容积,相当于三峡水库的三分之一。

2003年3月,朱镕基以总理身份作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同年9月,酷暑未消,三峡工程第一次下闸蓄水。

谁也没有想到,在短短几年中,江与湖千百年相对稳定的涨落关系,也出现了异动。功在当代基本可以肯定,利在千秋却未必。继“截断巫山云雨”之后,毋庸置疑的是,又一个“历史性转变”正在悄然发生--

此后,每年秋天,夏汛秋过,三峡水库与洞庭湖、鄱阳湖和长江中下游干流,几省之间都出现了争水。三峡工程稳居上游有地利之便。

于是,下游一些连江湖泊,九十月便提前进入了枯水期,面临着超低水位,水面严重缩小、湖盆大面积裸露的尴尬,且不断被极度干旱所困扰。--长江中下游水生态面临着恶化的危险。

现在,数百亿立方米的江水被堵在上游峡谷中,形成了“高峡平湖”。这些来水甚至在丰水季节也不再注入洞庭湖与鄱阳湖,同时,湘江等入湖河流,失去了长江和洞庭湖高水位的顶托,流速加快。

据说这些都与三峡工程蓄水无关。

若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考察与推断,洞庭湖缺水、萎缩,湖区的干旱,甚至,八百里洞庭的最后消失,或许已不可避免。

——说出严峻的事实固然需要勇气,更需要对科学与历史的尊重。也许这就是因果,这就是与长江连通的大湖游移的轨迹。是大湖变迁的前定:云梦泽--洞庭湖--三峡水库 ?

毫无疑问,三峡工程肯定作为中国崛起的标志之一,代表了这个时代相当一部分人的光荣与梦想。三峡是世界水电史之最,对它下游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引发的争议,并未因大坝的建成而终结。最早在荆江修堤的东晋荆州刺史桓温,因政绩显著,还做过东晋的丞相。他还是个书法家,文采风流。他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现在,长江中下游刚过立秋,芦花未白,雁阵未来,河、湖往往便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水位。我不禁想,“人犹如此,江何以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