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怅望山河》唯有长天,不见秋水--中下游湖区的连年大旱(1)

怅望山河 作者:朱幼棣


088 唯有长天,不见秋水--中下游湖区的连年大旱

长江与多数江河一样,在汛期与枯水期之间,还有一个平水期。这个平水期在九十月。秋水在江河最美的季节呈现。“秋水伊人”、“望穿秋水”--人们把清澈丰腴的秋水与美人联系起来。

人们通常认为,水库拦蓄的是洪水。在汛期蓄水,枯水时再放水,调丰补歉,解决天然河流水流量的季节性不均。--如果是以农业灌溉为主的水坝塘堰,集水区面积不大,只要库容足够,倒是有这种可能。蓄满水后,自有溢洪通道,即基本可以保证大坝安全。而修筑在江河干流上的大坝,而且以发电为主,实际并不这样运营。

首先,为了发电效益的“最大化”,首先要保持高水位,能够调错洪峰的调节库容并不大。比如三峡工程,与393亿立方米的总库容相比,理论上调节库容只有220亿立方米--而且这还得从145米的最低蓄水位,上升30米,涨到最高的175米。

长江宜昌以上的上游,年平均径流量达4000多亿立方米,其中69%集中在5-9月,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拦截几次洪峰,不让它白白流走,就可以一口气搞到了175米的高水位,把水库灌得满满当当的,何必一年又一年搞蓄水“试验”?

据说,汛期洪水来临时,水量特别大,因此不可能拦蓄起来。在“充分发挥”下游河道安全泄洪能力的同时,暂时拦蓄超出的部分,“削减洪峰”,随后便立即加大泄流,把水放掉,回到145米的限制水位,以备上游的强降水后出现又一次洪峰。同时,汛期的洪水含沙量高,让它沉积在水库里也不好消受,因此需尽量泄洪排沙。

三峡工程并不例外,水库并不想要浊水。尽管水库拦蓄洪水的功能一再被宣扬,而事实上,拦蓄的却是每年9-11月最美的“秋水”。

三峡水库达到设计高水位175米的目标,是分期实现的。2003年和2006年,分别蓄水到135米和156米。--尽管此前曾经提出,三峡水库在156米的中水位时停止,运行若干年来,看看对生态和环境影响有无大的问题,再考虑继续提高蓄水高度。

对于企业而言,效益总是诱人的,内在的冲动难以拒绝。自2008年秋天开始,三峡水库向175米的最高水位冲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