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什么马克思在中国能成功》前言(3)

为什么马克思在中国能成功 作者:庄福龄


毛泽东指挥战争的军事艺术和高超才能,集中表现在指挥长征的正确领导上。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验证了毛泽东指挥艺术的正确性,而即将进行的第五次反围剿的准备工作,却由于毛泽东己被调离军事领导职务,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广大红军干部处于屡战屡败的情况,两相对比,红军更加怀念毛泽东。作为革命家和诗人的毛泽东也为形势担忧,彻夜难眠,表露出“踏遍青山人未老”、壮志未酬的郁闷心情。历史是最忠于事实的。遵义会议从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形成了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毛泽东还神奇指挥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跨越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等惊险艰苦的战斗,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陕北和延安作为长征目的地和党中央所在地,也是党和毛泽东研究理论、创新理论、著书立说的策源地和相对安定的平台。他撰写的大量重要文献,都是从这里产生而发往全国和国外的。他思考和研究的重点是建国安民、治党治军的大政方针,用革命的理论武装干部。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党开辟了人民政权的道路,因此也就学会了治国安民的艺术。党创造了坚强的武装部队,因此也就学会了战争的艺术。”①从毛泽东的理论指导来看,首先从实践中形成理论,用理论武装干部,在干部中逐步形成运用理论,形成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传统。从理论传播,到理论普及于全党,这是理论的贯彻与落实,也是历史的深化与发展,是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生动体现。延安作为长征的目的地和红军会师的地方,作为党中央的所在地,是全党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地方,是毛泽东研究理论、传播理论与发展理论的相对安定场所与平台,也是提供大量成果的地方,诸如全面反映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纲领的著作、独创性的延安整风报告和党的“七大”文献等抗战时期的重要著作都是在这里问世的。毛泽东在作出众多理论成果的同时,也远见卓识地利用民族振兴、团结抗日的大好机遇,作出统一战线的创新与发展,也正如毛泽东总结的那样:我们已经能够正确地处理统一战线问题,又正确地处理武装斗争问题,又正确地处理党的建设问题,已经能够对这三个问题做出正确的结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抗战中的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把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从偏僻的闭塞山区引向广阔的中国大地。当时革命的任务是千头万绪,肩负领导重任的毛泽东却能举重若轻、深谋远虑地把中国革命引向未来,引向胜利后建国、建军、建党的大政方针和宏伟目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