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亲爱的素燕》现实的锤炼融入诗歌的智慧(2)

亲爱的素燕 作者:(英)罗伊·普利思


陌生城市:现实的生活往往超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倘若人与人之间能画一条明确的分界线,互不相犯,没有什么偏见,没有什么矫饰,或许我们更能以一种中立、平和的方式去尊重彼此、帮助彼此。

梦想:善与恶从来就是一体并存。人的精神能量有三大来源:创造的驱动力,爱情的驱动力,压迫、歧视的反作用驱动力。屈辱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它像一根鞭子,鞭策我们鼓足勇气,奋然前行。只要不忘记自己的最终使命,以哲思面对生活中的善恶,我们还是我们自己。

理解:艺术与诗歌所表现的应该是从来没有过而且再也不会有的东西,是美丽浪漫的梦想,它们所闪耀的光彩比以往任何有过的光彩都更为耀眼——它们不在任何人能够描摹或者记忆的地方,它们只在我们的渴望之地。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我们自己。

逃离:当我们无法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任何别的出路时,逃离似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从一个陌生的地方漂泊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不同的语言总是藏着说不尽的故事,它们常常可以帮助人们来了解彼此。但是有时候,人们在头脑里对语言有着不同的理解,它们就能制造灾难。这就是现实。

探索:我们可能因不同的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寻找一个新的开始。但是,支撑我们在全然陌生的地方面对生活的,却是在异国他乡友人间不期然的相遇和难忘的鼓舞。感觉我们就像飞散了的大雁,重新回到迁徙的队伍中。

学习:正如事物在此世是不完美的,“某时”、“某地”这两个词仿佛预示着我们追梦途中遇到的如此之多的可见的和不可见的艰难。天真的永恒、希望之花……激起我们更多的勇气,不放弃爱智之学,在短暂的生命中去奋力重造那种业已丢弃在身后的完美。

建筑:如同建筑的力度取决于其阴影的分量,即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不朽古建筑身上,我们仍能看到在保持原有特色和顺应现代的需要之间的艰苦斗争。在人生的黑暗与绝望中,我们仍需坚定地听从心灵的召唤,充满韧性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死亡:一个人曾和你谈笑契阔,经过了那么多的日出和日落,现在却伴着最后一次日落长眠了,此情此景,实在是难以承受。然而所有的记忆是可以追思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乡村情怀:在自然的广袤天地中,视觉可以驰骋上下,无拘无束,意象之丰盛之变化,难以数计。诗人钟情于此,自然以最极致的完美出现;设计师钟情于此,阿尔卑斯山脉以最迷人的线条呈现……当我们与田野林木为亲为友,自然根本不是看上去的那样平静。

纪念:战争,沉重得美丽而又让人难以忍受的话题。即使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的文明进步到这样了不起的程度,它仍在很多地方爆发。那些正阵亡的将士化作天上的星星,在漆黑的夜晚守护者我们。每当仰望繁星闪烁的夜空,我们希冀此次就是“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

同理心:不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境遇之中,作为人,我们在所有人之中,是社会中的而一部分,不要因为不同的信仰而相互毁灭,都要面对生活,都要妥协。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他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圣诞快乐:在充满魔力的圣诞节,我们祈祷:能用我们给别人带来的快乐照亮别人的梦想,年复一年,聚少成多,直到有一天,全世界人们的心中都会充满了希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