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杜甫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下》;《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杜审言传》字子美,京兆人。是唐初狂诗人审言的孙子。家贫,少不自振,客于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尝先往访问他。举进士不第,困长安,天宝三年,献《三大礼赋》于明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冑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他这时似极想做“鸣朝廷之盛”的一位宫廷诗人《集千家注杜诗》二十卷,元高楚芳编,明许自昌刊本,清刊本;《杜诗评注》二十五卷,清仇兆鳌注,康熙刊本,通行本;《杜诗镜铨》二十卷,杨伦注,通行本,铅印本;《四部丛刊》影印宋本。但禄山之乱跟着起来了。他的太平诗人的梦被惊醒了。跟了大批朝臣,避难于三川。肃宗立,自鄜洲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尝因救护房 之故,几至得罪。时天下大乱,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花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因往依之。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厚。相传甫对武颇无礼。一日,醉登武床,瞪视道:“严挺之乃有此儿!”武心衔之,欲杀之。赖其母力救得免。但此说不大可靠。严、杜交谊殊厚,甫集中赠武诗至三十余篇之多。皆有知己之感,而武死,甫为诗哭之尤恸,当决不至有此事的。武死后,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712—770。
他的生平,可以分为三个时代,他的诗也因之而有三个不同的作风。第一期是安禄山乱前公元755年前。这时,他正是壮年,颇有功名之思,很想做一个“致君尧舜上”的重臣,不独要成一个不朽的诗人而已。他又往往熏染了时人的夸诞之习,为诗好高自称道,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这不能怪他。凡唐人差不多莫不如此。在这时,他的诗,已是充分的显露出他的天才。但像《乐游园歌》:“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像《官定后戏赠》:“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其情调与当时一般的诗人,若李白、孟浩然等,是无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