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故宫3》22.“中南海”的前世今身(中)(1)

大故宫3 作者:阎崇年


中海,从蜈蚣桥以北,到金鳌玉东桥(今北海大桥)以南,因在西苑海子(太液池)的中部,所以称作“中海”。中海主要分为南、西、东三个宫苑区板块。

南岸宫苑西苑门里,与瀛台隔池相望的是勤政殿,曾为康熙帝御门听政处。殿西为丰泽园,为康熙年间所建。《大清会典事例》记载:“丰泽园在中海,有稻田十亩一分,内演耕地一亩三分。”康熙帝建丰泽园是为劝课农桑,扶犁耕作,以农为本。取名丰泽,寓意是风调雨泽、五谷丰登。康熙帝曾在这里试种新水稻种,邀集大臣前来观看并赐宴。园东南有小屋数间,是康熙帝养蚕之处。园后种植桑树。丰泽园内主体建筑为崇雅殿。乾隆七年(1742年)在此赐宴宗室王公,并赋诗联句,叙宗亲情谊,因此改名惇叙殿。光绪年间,因给慈禧太后祝寿而改名颐年殿。民国时改名颐年堂,袁世凯曾在此办公。1949年后,颐年堂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开会的高端会议厅。颐年堂东为菊香书屋,系康熙年间建,曾为书房。后毛泽东主席曾在此办公、居住,今为“毛泽东同志故居”。菊香书屋后为澄怀堂,康熙帝在此听文臣进讲。园内还有春藕斋,这里凿池堆山,亭阁错落,林木浓阴,景色迷人。斋北为海晏堂,楼房二层,西洋式样,是慈禧太后招待女宾的地方。民国初年袁世凯改为居仁堂(现无存)。

西岸宫苑紫光阁在中海西岸偏北,明代这里为一座四方高台,皇帝在台上看骑射、观龙舟。后改台为阁,称紫光阁,面阔7间,前抱厦,庑殿顶,绿瓦黄剪边(绿瓦镶黄瓦边)。清帝照例在这里阅试武进士,观八旗校射。清乾隆帝仿唐朝麟阁绘形之制,将所谓“十全武功”(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扫金川二,靖台湾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受廓尔喀降二),四次共135名功臣,“写图表迹,永示千秋”,图像挂在紫光阁。最著名的阿桂和海兰察,各四次图形紫光阁。名列前五十位者,乾隆帝亲作像赞。乾隆帝还在阁内赐宴蒙古王公、回部伯克等,并请他们观冰嬉、看歌舞。这批功臣像和战图,在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紫光阁功臣像多为敌人窃去,或剪以糊壁”。紫光阁后为武成殿,以抄手廊连接阁殿的通道,形成独立院落。回廊的额枋上用江南苏式彩画加以点缀,楼阁端庄典雅,体现皇家气派。紫光阁还是晚清接见外国使臣的殿堂。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治帝在紫光阁接见日、俄、美、法、荷、英六国使臣,并接受各国使臣呈递国书(这是清帝第一次正式接见外国使领馆官员递交国书)。紫光阁门前有宽敞的平台,以白石栏杆围以栏板,望柱雕龙。现在的紫光阁建筑,基本上是清乾隆时的格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