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静下心来,才能坐而悟道(1)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作者:鹤阑珊


第二章 心外无物 :心学小有所成

事是人做的 ,而做事必须要用心 。如果你动心 ,事就在你心里 ;如果你不动心 ,事就根本不存在 。一切烦恼愁苦 ,都因你动心 ,而且动了不该动的心 。一切和平宁静 ,只是因为你没有动心 。所以请记住 ,在你的心外 ,什么事都没有 。

静下心来,才能坐而悟道

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王阳明

王阳明在龙场养成了一个很不错的习惯:静坐。只要有时间,王阳明就会端正坐下,闭目养神,澄心静虑。在今人心中,中国的静坐应该来源于佛家的“禅坐”与道家的“坐忘”,这是佛道二家门徒的必修课。不过,心学上的“静坐”可能与此无关,即使照抄了两家的静坐方式,但儒家门徒却振振有词地说,静坐其实是儒家的专利,孔子的弟子颜回就经常静坐,这种修行方式还获得过孔子本人的赞赏。的确,宋明两代的儒家知识分子都好静坐,而且在这方面用功力度极大,朱熹就告诫他的学生,半日用来读书,半日用来静坐。南宋时期,有位中级京官居然在静坐中突然死亡,脸上泛着追求真理得成正果的喜悦之光。道家的静坐可让人惊骇不已,宋徽宗信赖的道士林灵素发起威来,能静坐一月不吃不喝,静坐结束后,虽然骨瘦如柴,却精神矍铄。当然,这只是极端的案例,在人类静坐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善于静坐的人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使他们兴奋的精神财富。比王阳明成名早的理学大师陈白沙就是凭借静坐悟透了朱熹的课本,得到了真理。大儒娄谅当年就教育王阳明获得开悟的前提是静坐。

我们无从得知王阳明是否能从科学的角度来阐释静坐的妙不可言之处。不过在今天,身心灵修炼的大师级人物印度裔美籍物理学家玛哈里希,对静坐的妙处给出了答案:“人学会进入超觉意识状态,内心会变得平静,思想会变得富有成效,并能对环境发出轻快与协调的波。”西方的许多科学家对此方法也进行过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人在按正确方法静坐时,全身肌肉放松,心率、呼吸及大脑电波缓慢,高度有序,耗氧量减少,基本代谢率降低,免疫功能增强,全身小血管舒张,血中肾上腺素与其他紧张激素下降,大脑皮层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皮层功能同步化增强,神经功能协调统一等一系列生物生理变化,对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及延缓衰老均相当有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