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位子决定脑子”论有如一把手术刀,可以解一切难解之事,破一切难破之谜。人世间种种想不到、想不通之事,一旦以位子决定论考之,无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只要权力的基础未被打破,位子决定脑子就无可避免。不管是张三李四还是王二麻子上台,都不会有小百姓的好果子吃。
把屁股底下的位子拿掉,来个釜底抽薪,能否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有人尝试过,结果是亦行亦不行,或暂时行,久则不行。
六百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有感于丞相胡惟庸的擅权枉法,撤了胡的职务,并连带拿掉了胡屁股底下的丞相位子,从此国家没了行政首长,是为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罢相。自此,我国延续千百年的宰相制遂告终结。
拿掉位子,意在铲除腐败的根源,从本意来说,算得上是治本之举。朱元璋对这一措施的落实相当满意,为了防备自己死后复设相位,他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又颁布了一项类似遗诏的训令,对罢相的意义进行肯定,并定为长期不变的国策。诏令中说: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语见《皇明祖训》。) 但实际上,拿掉了位子并不能解决最高行政首长的腐败问题。因为整个独裁机制赋予最高行政首长的权力并没有被铲除,权力仅仅是由丞相手里回转到皇帝身上。朱元璋在世时,国家没了行政首长,自然不会再有行政首长的腐败问题。朱元璋肃贪,一时间好像成功了。
朱元璋故去后,若新皇帝怠政或是新皇帝无能,相权又会从皇帝手里转回皇帝身边的秘书班子(大学士)或是皇帝所亲近的宦官手里,造成明代的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甚至明代的宦官也因为分担了部分丞相的职能而被称为内相。
如果釜底抽薪的法儿有效,那它所能杜绝的,也仅是国家最高行政首长一人的腐败问题。事实上,无论是哪一个皇帝,只要还想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所裁撤的机构就不可能太多。
权力就像附在钉螺身上的细菌,能随宿体的转移而转移。去掉一个权力宿体,又会有新的权力宿体出现。如此折腾,权力的病菌仍在茁壮成长,腐败的根源毫发未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