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戏剧的故事》第5章 早期戏剧:亚洲(6)

戏剧的故事 作者:(美)埃德温·威尔森


由世阿弥发展完善的能剧,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表演艺术。它由多种戏剧形式综合而成,样式单纯完备。能剧的演员(在世阿弥的剧团里没有女演员)从小就接受唱歌、表演和哑剧的训练直到他们成人。他们表演的剧目从语言到内容都非常高雅,并且并围绕着一系列明确的组织原则建构。这些组织原则基于音乐、心灵和对人类活动的模仿,从慢节奏到快节奏逐步发生改变。最伟大的能剧作品都是由世阿弥写就的。

适用于能剧表演的故事通常来自文学或历史。能剧故事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它描绘了平安时代的宫廷生活,成书于约公元1000 年。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平家物语》,一部描述内战的编年体史诗。这场结束于1185 年的内战破坏了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贵族政治。能剧的人物通常取材于观众熟悉的文学和历史人物。一部能剧通过某个人物揭示某种激情,这个人物通常作为鬼魂或灵魂出现。

能剧中的主要角色是主役(shite),经常戴面具;次要角色称为胁能(waki);配角称之为役(tsure)。演出还可能有各种小的部分,包括狂言(ky gen)或者喜剧人物。

能剧的演出 能剧的典雅、神秘和美丽自世阿弥时代就使人入迷。能剧的传统通过师徒相传的方式承袭至今。人们能在日本的多数大城市观看剧团的精湛表演,并回到14 世纪的传统--这是一笔了不起的遗产。

甚至连今天能剧的舞台,大体上仍旧同世阿弥时代的相同。舞台附带一个桥,称为悬桥(hashigakari)。它连接台下演员的房间和舞台。悬桥通常6.10米长。悬桥连接的主要表演区大约5.49 米见方,有屋顶,还有一个绘制在舞台后墙的礼仪式松树。表演空间后部是一个供四个乐师伴奏的狭窄区域。乐师用能笛、小鼓、大鼓和太鼓伴奏。能剧原本在户外,观众坐在舞台的三面。现代能剧剧场在室内,有巨大的外罩,观众坐在舞台两面。

舞台上的神庙屋顶由四根柱子支撑,每一个柱子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除演员和乐师外,能剧还有一个10 人歌队,歌队的作用和古希腊悲剧歌队相同。能剧的演员以高度风格化的方式移动,这种方式包含舞蹈和哑剧的重要元素。表演一个能剧文本时,演员以一种增高的音调轮流唱诵一些章节,这种唱诵可能与西方歌剧里背诵或唱出的诗句相似。能剧的服装通常十分雅致。对任何一部戏剧而言,主角戴的面具都是最美丽、最精巧和最引人注目的。能剧里偶尔有喜剧元素,这些元素后来发展成一种称之为狂言的独立形式。狂言有大量的民间幽默和闹剧元素,至今仍在演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