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迫使黑人表演者寻找其他谋生的方法或使用巧妙的方法建立自己的剧院。在百老汇,只有少量作品有黑人,如民间音乐喜剧《孩子,快跑》(RunLittle Chillun,1933)和由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主演的《混血儿》(Mulatto,1935)。
20 世纪30 年代黑人戏剧最重要的发展也许是联邦戏剧项目。这个项目帮助戏剧艺术家渡过大萧条的艰难时期,在22 个城市形成了独立的黑人单元。这些城市上演黑人和白人作者写作的作品,雇佣数以千计的美国黑人剧作家、表演者和技师。1941 年,根据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1908-1960)富有争议性的小说《土生子》(Native Son)改编的舞台剧,由奥森·威尔斯(OrsonWelles)导演,在他的墨丘利剧院上演。其他重要的百老汇商业演出包括,1943 年保罗·罗宾逊的《奥赛罗》296 次的演出记录和由亚伯兰·希尔(AbramHill,1911-1986)改编的《安妮恨史》(Anna Lucasta,1944)。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的美国黑人戏剧 20 世纪50 年代,黑人戏剧迅速发展,这种发展势头在接下来的50 年得以延续。路易斯·帕特森(LouisPatterson,1922-)的《一大步》(Take a Giant Step)--关于在一个没有种族界限的邻居身边成长的作品,首演于1953 年。20 世纪30 年代以来,黑人戏剧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剧作家导演欧文·道森(Owen Donson,1914-1983),于1954 年在霍华德大学搬演了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1924-1987)的《阿门角》(Amen Corner)。
在外百老汇,格林尼治夫斯剧院(Greenwich Mews Theatre)开始打造不分种族的演出,并制作爱丽丝·奇尔德里斯(Alice Childress,1920-1994)的《心灵的烦恼》(Trouble in mind)--第一个美国黑人女性接到的商业作品。战后最重要的作品可能是洛林·汉斯贝利(Lorriaine Hansberry,1930-1965)的《阳光下的葡萄干》(A Raisin in the Sun,1959)。故事讲述了一个芝加哥的黑人家庭,这个家庭由一个虔诚的母亲当家,这位母亲计划搬去白人居民占多数的社区,在那里黑人家庭会受到排挤。她的儿子在想要一夜暴富的计划里丧失了财产后,担起了对家庭的责任。汉斯贝利的作品由劳埃德·理查德(LloydRichards,1922-2006)导演,他是百老汇的第一个黑人导演。理查德后来成为耶鲁大学戏剧部的负责人,20 世纪80 年代在耶鲁大学他培养了富有天赋的黑人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August Wilson,1945-2005)。威尔逊的作品有《玛·雷尼的黑底》(Ma Rainey’s Black Bottom,1984)、《篱》(Fences,1985)、《乔·特纳的来与去》(Joe Turner’s Come and Gone,1986)、《钢琴课》(The Piano Lesson,1990)、《海洋之珍》(Gem of the Ocean,2003)和《广播高尔夫》(Radio Golf,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