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从房地产本身来看,房地产投资已经明显回落,可是房价却依然坚挺,并没有达到政策预期的效果。从房地产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来看,高房价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刺激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转向的主要因素。如果房价不跌,整个经济政策就不能专注于明年“保增长”的目标,整个中国就要为房地产这个行业的利益而付出惨重的代价。此外,围绕“高房价”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包括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问题、货币流动性和资产价格问题、甚至腐败问题,等等。既然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即便是未来几个月房价有实质性回落以后,对房价的调控政策也不可能改变。
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将超预期
记者: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从1991年就开始试点,但保障性住房建设多年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近一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您对此乐观吗?
滕泰:从历史来看,保障性住房建设确实进程缓慢。2009年1~11月,我国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27.54万亩,仅完成年度计划供应量的46.66%。根据已有数据,截至2009年8月底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394.9亿元(计划投资额1676亿元),完成率仅为23.6%。
2010年以来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被提高到政治角度,国家从供地、资金投入方面作了相关规定。国土资源部2010年4月15日发布的2010全国土地供应计划中,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84748.85公顷,其中,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计划供应量占住房用地计划供应总量的77%,而保障性住房用地为24454公顷,与2009年相比增加一倍多。在政策推动下,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纷纷将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列为2010年政府工作的重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月19日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2010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把落实责任书明确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列入政府重要的工作日程,加强对各市县的监督检查,切实落实资金、土地、税费政策,抓紧项目开工建设,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确保完成2010年全国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58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20万户的任务。
毫无疑问,保障性住房将成为解决高房价问题的主要手段,未来我国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规模将超过市场的预期。而在各种形式的保障性住房中,公租房模式最值得推广。
公租房模式是指,由政府出资大量修建的小户简配型社保住房,不出售,而是廉价出租给满足一定条件的城市中低收入者,以解决房价过高造成的社会矛盾。与传统的经济适用房相比,公租房产权归政府,永远不进入商品房市场。这样就避免了滋生腐败的可能性,确保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到解决中低收入者的现实困难上。在全球范围内,公屋模式是唯一成功的社会保障型住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