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是蒋介石外交活动的重要助手。
所有派到中国的美国军政要员,或国民政府请来的外国顾问,几乎都对这位“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化解了不少矛盾。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积极参与对外宣传,撰写文章,发表广播演说,揭露日寇,呼吁支持中国。
仅凭以上两点,已经足于成为出色的“第一夫人”;而三次重大外交活动,更使她声誉鹊起。
1942年2月蒋氏夫妇的印度之行,在与英国殖民当局会谈的同时,会见了甘地、尼赫鲁等民族领袖,发表了《告印度人民书》,主要是两大民族在道义上的互相鼓舞。
人们至今津津乐道的是1943年她在美国的活动。1942年11月27日至1943年6月,宋美龄历时七月的北美之旅,先是治病,1943年2月17日开始公开活动。18日分别在美国参众两院发表的演说,赢得了巨大的赞誉。
这两次演说的主要特点是力图让美国人认为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是他们为自由而战的志同道合的伙伴。她在参议院的即席演说中说:“基本上我们是为了同样的原因而打仗。我们两国人民有相同的理念。你们的总统向全世界宣告的‘四大自由’犹如自由之锣在我们的广大的土地上回荡。”“我向你们保证,我们的同胞愿意为了实现这些理想渴望和你们合作。”①[①陈平译:《蒋夫人一九四三年访美之行》,《传记文学》总第398期(1995年7月)第16页。]所谓四大自由指的是罗斯福当时极力提倡的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不虞匮乏的自由和免受恐惧的自由。一切专制统治的特征都是摧残这些自由。说国民党领导抗日战争是为四大自由而战,当然是当面撒谎;国民党后来丢掉大陆,说到底与它以自由为敌息息相关。
可是,这位“第一夫人”长得漂亮,能说会道,加上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人民反日情绪高涨,她四处演讲、活动,对争取美国人民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起了良好作用。在一个民主国家,民间的同情与理解绝非小事。从1882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第一个排华法案开始,美国一直在移民和取得美国国籍等方面歧视和限制中国人。宋美龄访美期间,正值美国朝野正在推动废除排华法,她的活动也有助于有关法案在国会顺利通过。她和罗斯福的会谈,还就战后中国和亚洲不少问题取得了共识,为后来的开罗会议作了铺垫。
她演讲后的第二天,罗斯福也郑重宣布即将给予中国最大的援助。不过,这些政治家的语言往往真假参半。这次罗斯福的诺言,或是原有成案的宣传,或是口惠实不至的空话。其实,美国援助中国的计划,在上一年大体已经敲定,无论是宋美龄这次访美,或者同年11月的开罗会议,都没有促使美国大量增加对中国的援助。
这一年11月陪同蒋介石到开罗美英中三国首脑会议,在7天的活动中,宋美龄确实非常卖力。蒋介石甚至为此特地给她颁发了勋章。不过,在这次会议中,除了肯定中国收复失地的正义要求外,军事上讨论得最多的缅甸之战,经济上蒋氏要求10亿美元贷款,后来都一一落空。
要比较准确评价宋美龄的这些活动,必须对美国对华政策有所了解。
罗斯福政府的对华政策以1940年9月27日日、德、意三国缔结同盟条约,特别是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为分水岭。在此之前,其要点是:
1.世界和平和西方文明的主要威胁在欧洲,主要敌人是希特勒。“大西洋第一,欧洲第一”,既是传统外交政策,又符合当前需要。
2.不允许日本进一步扩张,但又要尽量避免与之正面冲突。
3.中国是牵制日本的主要力量,虽然蒋介石政府专制、腐败、无能,但目前找不到可以代替的力量。因此,它一方面不肯坚决制裁日本,听任战略物资源源流入日本;另一方面在不激怒日本和不违反美国《中立法》的前提下,尽可能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从1938年秋到1940年秋,美国给了中国总计7000万美元的三笔贷款,1940年11月30日又宣布给中国一亿美元贷款。1941年3月11日,国会通过给有关国家提供大量军事援助的《租借法》后,中国也纳入其中。这一时期争取这些援助的经办者,主要是宋子文等人,私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中国旅行社的创办人陈光甫也起了很大作用。1938年7月,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在巴黎对中国驻法大使顾维钧说:“他认为陈(光甫)是一个正直的和绝对信得过的事业家,对于陈光甫本人,他完全信任。”①[①《顾维钧回忆录》(第三分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