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革故鼎新》大跃进与浮夸风(2)

革故鼎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个三十年 作者:刘德斌


但当文件到达地方后,地方上有的不只是兴奋,还有茫然。落后的新中国,转眼之间就能超过英国、赶上美国,这样的愿景是任何人都想看到的,因此不能不兴奋。可兴奋之余,人们不禁要想,要怎么赶超呢?也许还需要更加快速的跃进,或者说更加不切实际的浮夸。

很快,浮夸风愈演愈烈。与前面的“高产典型”比较起来,更为耸人听闻的“高产卫星”出现了。1958年10月1日《天津日报》报道,天津市的东郊区新立村水稻试验田,亩产12万斤,并称在田间的稻谷上可以坐人,让群众参观。到了10月8日和10日两天,《天津日报》又分别报道天津市双林农场“试验田”,亩产稻谷126339斤的特大消息,一时轰动全国,可称得起亩产之最了,真可谓前无古人,但却不是后无来者。

在各地农业普遍“放卫星”虚报浮夸的气氛下,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人民公社将是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的基层单位。于是各地出现了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到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改组合并为26 000多个人民公社。

在生产上的大跃进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文艺创作上也开始了大跃进。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号召,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搜集和创作新民歌、新民谣。于是,文艺创作的大跃进旋即展开。全国文联及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地县党委都纷纷发出有关收集新民歌民谣的通知,要求成立“采风”组织和编选机构,开展规模浩大的“社会主义采风运动”,并强调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任务自然就要有指标,于是各地纷纷制定出了自己的指标。甘肃省规划半年产生500名作家,一年出现2000名作家,三年出现10000名作家;湖北省红安县则出现了1000多位民间诗人等。

在农业上的大跃进、文艺创作上的大跃进进行过程中,中共中央很快将大跃进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工业上来。放眼寰球,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如美、英等国都是以工业化奠定自己的强大根基的,而苏联也是通过工业化的发展使国力迅速提升的,因此,新中国的决策者们也感到要把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一旦工业化迅速推进,赶英超美就易如反掌了。而此时,支撑工业的又主要是钢铁产量,军工武器的制造也严重依赖钢铁,在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遏制,而苏联要控制中国的目的也越来越明显时,新中国的领导人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摆脱这种压力呢?大炼钢铁似乎是一条光明大道。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中国处在被轻视的地位,就是因为钢铁不够。因此,“以钢为纲”原则被提出并立刻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高潮。起初,炼钢炼铁是工厂积极增产,增产不成就开始浮夸,但很快跃进的风潮促成了全民大炼钢铁的局面,不仅工厂炼钢炼铁,就连机关、学校,甚至各个生产队都组织人马,竖起炉子,加入大炼钢铁的大军。

炼钢炼铁之初还是通过铁矿石炼铁,尽管各地竖起的小洋炉、小铁炉炼出的钢铁根本派不上任何用场,也毁坏了很多的矿藏资源,但很快人们为了完成难以完成的指标,已经不甘于通过矿石来炼钢炼铁,开始纷纷把废旧的铁器重新熔铸,进而把自己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铁锅、铁勺也都砸碎之后重新熔铸。这就像是古希腊祭奠酒神的狂欢,这时人们的理智已经被冲动和不切实际的梦幻所淹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