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脉与大河将中国划分为网络状的空间结构,中国的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地理舞台上展开。
中国当代的经济重心无疑是在第一台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平原、约31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平原以及总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构成中国东部的主体,再加上南方的珠江流域,是当代中国最发达地区。在此以西的第二级台地和第三级台地青藏高原,构成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但是,古代的情况似乎与此相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第二台地才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华北平原最早具有经济重心区的地位,也不会早于西汉。而且学术界通常认为,中华文明发源于第二台地的黄土高原。
今天的黄土高原,包括陕、甘、宁、晋、豫、青和内蒙古七个省、自治区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共有200多个县,总面积约59.9万平方公里。一提到黄土高坡,多数人的脑海中浮现的是纵横交错的沟壑,苍茫无垠、光秃秃的黄土,联想到的是贫穷、荒凉。在今天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这也许是真实的图景,但远古时期的黄土高原,却绝对不是这个样子。
远古时代,黄土高原远比今天湿润,天然植被尚未受到破坏,降水量也远高于今天。疏松的黄土在草根不发达的情况下,即使是对于使用石器的古人类来说,也是易于开耕的。因而,这里成为中国旱作农业的发源地。
相比之下,当时尚未最后定型的大河冲击平原,却不是人类理想的居住地。经常改道的河流、密布的湖沼以及由此引发的包括疾疫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时刻威胁着生活在其中的古人类。当人类还在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的时候,面积广大而且低湿的平原是他们很难征服的。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出,在经过一系列的治水活动以后,平原的自然条件有所改观,才成为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只有在生产力发展、人们能够充分开发大面积的平原区之后,平原区相对于高原与山地的优势才得以逐渐发挥出来。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区,在唐以前,逐渐由黄土高原走向华北平原,在宋以后,又自华北平原南移至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和气候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在中国最发达地区“东移南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地理与气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与平坦的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不同,云贵高原是典型的分割高原,河谷纵横、地表崎岖,交通极为不便。因为缺少文化间的大规模交流与碰撞,文化的发展显得十分迟缓。云南元谋人的出现约在距今170万年前,在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旧石器考古学遗址中,其年代属于相当早的,但生活在云贵高原的各族,社会发展却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今天,这里是中国民族最为多样化的地区,应该说,地理环境的封闭性是重要原因。而中华文明之所以发源于黄土高原,交通的便利应该是原因之一。
也许我们应该说,地理并不仅仅是人类文明史的舞台与背景,它还是一个常常走到前台来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