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元一体》夏商周与华夏(4)

多元一体:当代中国的历史解说 作者:刘德斌


商代的建筑也较以前发达。宫殿建筑在夯土的台地上,气势雄伟。众多的柱洞表明,宫殿建筑要求较高的木工水平。而且,从商代的建筑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西周以后流行的“前堂后室”的建筑风格的雏形。当然,这种规模宏大的宫殿与平民是无缘的,当时平民阶层一户的居住面积大约在十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较好一点的是地面建筑,有套间,次一点的则是半地穴式建筑或地穴式建筑。

甲骨文中多处出现“邑”,虽然商代的邑有很多还只是指小村庄,但毕竟有的是城市。有学者估计,商王朝的都城有人口5—7万,显然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城市了。

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商人的时间观念已经很强了,武丁时,商人已习惯把一天一夜分成12个时间段,后来更细分为16个时间段,每一时间段都有特定的称呼。其中两个时间段为大食、小食,分别相当于7—11时、15—16时,商人一日两餐,就在这两个时间段内进食。上午的一顿饭被称为大食,较受重视,可能是因为要以这顿饭支持一天的劳动的缘故。

商代已有各种食具,如匕(很像今天用的勺子)、勺、斗、箸(宋朝以后称筷子)、刀、削等,商代食具中还有叉,有两齿的,也有三齿的。在战国时代,中国人用叉就餐的习惯是很盛行的。虽然有种种餐具,但商朝的人们还是习惯于用手进餐的。

贵族的饮食超出平民之处就在于饮酒吃肉,主食多数是粟,即小米饭。但已出现了贵食与贱食的区别。不论贵族还是平民,常吃的菜都是羹。已知道使用盐、酱、梅子、糖、酒、花椒作调味品。商人的坐姿有跪坐、箕踞(盘膝坐)、蹲等方式,但最普遍的坐姿就是后来在中国流行2000多年的跪坐式。直到唐朝以后,中国人才改坐椅子了,而受唐朝影响很大的日本人,现在还保留着这种坐的传统。

最能表现商人智慧的东西应属青铜器。商与西周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器制造工艺之精、产量之大、品种之多、用途之广,都堪称是世界之最。西周以后,青铜器制造在中国就走向衰落了。

商人的另一个贡献在于,使“中国”的范围扩大了。夏代的所谓“中国”,不过就是指今天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及河北省一小部分地区,中国的意思最初是指中央之国。商代继承了夏人的那一块“中国”,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开拓。商代的中央之国已包括今天的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陕西、湖北、湖南、江苏、四川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了。在商朝直接控制下的人口可能已经达到780万人。但令人奇怪的是,最终灭亡商王朝的周人,总人口可能仅有十余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