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元一体》佛教征服中国(3)

多元一体:当代中国的历史解说 作者:刘德斌


北朝佛教艺术最具特色的是石窟造像。保存至今天的有著名的四大石窟: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多尊,最高大的有17米高,最小的仅有几厘米。洛阳龙门石窟,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还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件。麦积山石窟,现存洞窟194个,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

四大石窟最著名的无疑是敦煌的莫高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今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在唐代,莫高窟曾有窟千余洞,因此称“千佛洞”。现存石窟492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在编号17的洞窟中,曾在1900年发现一处密封的藏经洞,从中发现了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各种历史文本、绢画、刺绣等文物50000多件。其中的珍贵文献用多种文字写成,有汉文、藏文、梵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等。从对藏经洞发现的文献的研究中,逐渐生成一门新的世界性的专门学问——敦煌学。

南北朝至隋唐,也有君主对佛教持禁止态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所谓“三武一宗”:北魏的太武帝、北周的武帝、唐代的武宗,以及后周的世宗。这几位帝王都曾对佛教进行过全面的查禁,勒令僧尼还俗,将寺院的财产收归国有,寺院或者摧毁、或者改作他用,并大规模销毁佛像、佛经。但由于佛教已经在中国深深地扎下了根,这些政令仅能在短时期对佛教形成冲击,却无法从中国根除佛教了。在每次灭佛运动之后,佛教都迅速地恢复了其原有影响力。

对这几位帝王禁止佛教的原因,历史学家多从经济的角度论述。因为佛教兴盛导致百姓大量出家为僧,从而不再服劳役,也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完全变成寄生阶层,这影响了帝国的税收和赋役。由于信众的施舍,社会财富大量流向寺院,也是令统治者不满的原因。佛教与帝国政治这种经济方面的矛盾一直存在,但是,由于后代的统治者意识到无法根除佛教,因而多采取鼓励佛教,但对出家的僧侣进行严格管理和限制的政策。

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就非常重视在精英阶层中发展信众。南北朝时期,我们能找到的僧人的籍贯,大多出自当时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暗示着,是精英阶层最先接受了这一外来的宗教。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推动了汉语音韵学的形成。佛教精致的哲学思想对中国思想界也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在宋以后的知识分子中,研究佛学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宋代大才子苏东坡甚至说:三日不读经,但觉面目可憎。

也正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刺激了中国土生宗教道教的最后定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