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韩文化谈》序 言(2)

中韩文化谈 作者:(韩)金惠媛


不久前,与来自台湾的一位教授同事闲聊时,她突然问我在韩国的历史课上是否讲“孔子是韩国人”,这种无中生有令我当时非常吃惊。从类似情况来看,确实有不少中国人对韩国产生了误会。其实,由于韩国人和中国人的民族主义都很强,互联网上相互挖苦的各种传闻和诽谤比较泛滥。而且,和日本人一样,韩国人也确实没有认真思考过从中国学到了什么。以前,作为超级强国中国的邻邦,韩国自然从中国学到许多东西,这一历史事实当然令中国人感到无比骄傲。同样,韩国人也没有理由为此感到羞耻。古罗马时代,英国曾是公认的最边缘的国家,但英国人从未对此感到过羞耻,反而最积极地从事罗马时代的历史研究。总之,在诽谤对方之前,有必要先确认事实真相,这也是我觉得应该正确比较中韩文化的理由。

2008年,我在香港大学开设了一门选修课“韩国文化与社会”。由于要求选修这门课的学生太多,不得不限制人数,可见这一课程深受学生们的青睐。从2009年开始约两年间,我精选了当时的讲义内容,以《中韩文化比较》为题每月在《香港文学》上连载。《香港文学》是纯粹研究文学的评论杂志,除特殊原因外,几乎不接受连载文章,我是第一个能在两年的较长时间内连载二十多篇文章的人。之所以能连载,也许是因为目前韩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香港知识分子的关注,而我所选择的角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由于起初是为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所以我写的有关韩国文化的文章,并没有只有在博物馆或民俗村才能找到、连韩国人也感到生疏的有关韩国传统的内容。为了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虽然也探讨历史上的演变,但大部分都是讨论整容手术、街头啦啦队、“韩流”、炒米糕等当今为人们所熟悉的主题。我以前的专业是法国文学,但过了40岁以后改换专业,选择了韩语、韩国文学博士课程。因此,在比较中韩文化的过程中,我有时会谈及曾体验过的欧洲文化。我希望这种尝试能有助于从第三者立场上,更客观地观察中韩两国。以语言为主题的三篇文章单独成章,在其他主题的文章中,我也经常讨论我们使用的语言中隐藏的文化奥秘。当然,这已表明我现在对语言学领域很感兴趣。

香港是个金融城市,现在正努力成为成功的国际文化城市。在文化方面,香港自身很有信心的部分是电影。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香港电影虽然衰退很多,但港人对电影的热爱仍不减当年。我是香港电影迷和人文学者,参加了香港的一些电影学会,很想向香港人讲述我看过香港、中国内地电影后的感想。所以,我写了《韩国人文学者解读中国电影》,连载于《城市文艺》。这些文章旨在透过中国电影了解中国文化,以附录形式编在本书的后面。希望这些文章与前半部有关中韩文化比较的内容不至于格格不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