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最为遗憾的是,本书没有公平对待数百万“特殊移民”的遭遇。他们经常在同一时间被驱赶到一起,由于同样的原因成为古拉格的囚犯,但是随后他们没有被送往劳改营,而是迁徙到偏僻遥远的流放村生活,成千上万的人在那里因饥馑、寒冷和过度劳累而死去。一些人因政治原因被流放,其中包括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富农,即富裕的农民。一些人因其种族被流放,其中包括四十年代的波兰人、波罗的人、乌克兰人、伏尔加河流域的日耳曼人以及车臣人。他们在哈萨克、中亚和西伯利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命运——其遭遇之林林总总,不是一本记述劳改营体系的书所能容纳的。也许是出于个人的兴趣,我选择在那些依我看来他们的遭遇与古拉格囚犯的遭遇特别接近或者具有重大关系的地方提到他们。但是,尽管他们的故事与古拉格的故事密切相关,详细讲述这些故事却需要与本书同样篇幅的另一本书。我希望有人能够早点写出一本来。
虽然这是一本关于苏联集中营的书,但它却不会将其当做一种孤立的现象来对待。古拉格在特定时期和地区的发展与演变,与其他事件相辅而行——而且特别是在三种历史背景当中。严格地说,古拉格应当归入苏联史,应当归入国际和俄罗斯监禁流放史,同时应当归入二十世纪中期欧洲大陆——其时其地还在德国出现了纳粹集中营——特殊的知识分子境遇史。
就“应当归入苏联史”而言,我指的是某种非常独特的东西:完全成形的古拉格体系并不是从海上冒出来的,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其周围社会的普遍水准。如果劳改营龌龊肮脏,如果看守残忍蛮横,如果劳改队邋遢懒散,那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肮脏、蛮横和懒散充斥于苏联生活的其他领域。如果劳改营里的生活恐怖、残酷、令人无法忍受;如果劳改营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这并不足为奇,那么,在某些时期,生活在苏联也是恐怖、残酷、令人无法忍受的,而且劳改营外面的死亡率像劳改营里面一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