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学:玩物也可以不丧志
中国人相信“玩物丧志”,
我则相信“玩物不丧志”,甚至“玩物长志”。
我们鼓励女儿玩,也和她一起玩。
孩子往往能从玩儿中自发地生出志向,
学业上你自然可以少操些心。
“起跑线”之争:未满6岁该不该读小学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今中国父母的教育信条。当然还不仅如此,许多父母,其实是千方百计地帮助孩子“抢跑”。
几年前,教育部为义务教育的年龄限制“松绑”,准许未满6岁的孩子到小学就读的消息被广为报道,但一天后教育部就出来辟谣,称仍将严格执行孩子满6岁才能入小学的政策,虽然个别情况可以个别处理。这一波三折的新闻,体现了这一“小”问题的复杂性,更透露了这个“小”问题背后中国公众在教育问题上的“大”心理。
孩子未满6岁是否该读小学?这要看你听谁说了。不少在九十月份出生的孩子家长认为,孩子就差一两个月甚至几天的时间就到6岁了,很期待他们和同龄的孩子一起上小学。然而因为入学年龄的门槛,他们不得不重新回幼儿园复读,不仅耽误孩子上学的时间,而且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北京西城区一所小学的校长则认为,幼儿园以养为主,小学以教学为主,孩子上学太早,可能会“揠苗助长”,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年龄不够,还是待在幼儿园更好。网上的意见则是一面倒了。新浪网的调查显示,大约75%以上的人对“孩子因不够年龄回幼儿园复读,耽误上学时间,挫伤积极性”的说法表示赞同,只有不到20%的人赞同“揠苗助长”之说。可见,中国人的主流观念还是觉得早上学为好。甚至还有为了让孩子将来在9月1日前满6岁早上学而提前生产的极端故事。
这不禁让我想起最近在美国大为走红的畅销书《异类》,此书已经有了中译本,读者可以参考。书中一开始就考察加拿大的职业冰球运动员,发现其出生年月都集中在年初的几个月,作者还考察了欧洲一些职业足球俱乐部,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国家的学校体系以年底划线,1月1日出生的孩子,被算成是比头一天(即上一年的12月31日)出生的孩子要小1岁,只能到低一年级的班里去。
这一天差1岁或一个年级的区别对谁有利?《异类》的结论是:对晚生的有利。一月出生的孩子,比同年12月31日出生的孩子几乎大1岁,却在同一年级。这1岁之差对二十几岁的人当然无足轻重,但对七八岁的孩子则非常重要。一年的时间,孩子在体能和智力上都成熟了很多,表现也会好得多。这样,运动队挑人时,那些年初出生的孩子仗着将近一年的年龄优势捷足先登,他们不仅信心足,而且更受教练器重,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结果是,这些人越来越优异,最终成了职业运动员。因为大一天而早一年上学的,则在起步阶段就被淘汰,丧失了表现的机会,不仅没能“抢跑”,反而真正“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