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旦打破了沉默,就请继续说下去(2)

心的处方笺 作者:(日)河合隼雄


沉默不语是件很让人难受的事,可就算如此,也并不是说只要把话说出去了,就能立刻轻松下来。不单只表达自己的意见,还要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对方一再讨论——这恐怕需要与沉默同等程度的对苦痛的忍耐力才行。不管你选择哪一种方式,生活本来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事。

我们很难说日本传统的观念与美国式的观念哪一个更好。不管是哪种观念,都各有短长;不管采取哪种观念,要想真正地贯彻到底,都必须要付出相当程度的努力。搞不清这一点的人,就会觉得日本的观念太痛苦了,坚持不了,所以就变成了美国式。可是按照美国人的观念才做了一点点,发现并没有那么顺利,又开始说果然还是日本式更合适啊。无论选择哪一种观念,只要还没认清坚持这种观念需要付出多少努力、需要努力到什么程度的话,就都不可能顺畅地执行下去。

虽然不能说哪一种观念更好或更坏,不过,以时代的趋势来讲,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向美国式观念转变,这是不争的事实。与以往相比,不再沉默、直抒己见的人多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想来恐怕都是这样吧。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难以避免被日本式的观念所左右,大概有很多人都会像前面例子中的那位日本籍妻子一样,完全没有意识到:当我们说出些什么的时候,那并不是最后通牒,而只不过是刚刚打开话题而已。如果你不再沉默,而是开始表达的话,我认为你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艰难而漫长的沟通,正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最后通牒≠沟通]

有一次给刚刚接触心理学的社会人士上心理学课,午休的时候,有位女士说自己很头疼孩子的问题,她希望孩子能好好考大学,可高二孩子的心却根本不在学习上,不想上大学,扬言高中毕业后就要去找工作。

我问:“关于上不上大学这事,你和孩子好好沟通过吗?”

她即刻回答:“沟通过很多次!我跟他说,必须得上大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