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中美物价对比”始终是网上热议的话题。
“在中国,工资5000元,吃顿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万元(夏利);在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顿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 20美元,买辆车最多3万美元(宝马)。”
这样的帖子在网上一晒,立马引起强烈回应,群情激愤。还有人贴出长长的清单,对比沃尔玛超市里一些日常用品、食品中美价格差异,得出的结论无不是——中国物价超过美国!
类似的单子还可以继续列下去,尤其是“中国制造”商品在美国卖得比中国便宜很多,更让国人“情何以堪”!一双耐克运动鞋在国内要七八百元人民币,而在美国只需两三百元人民币;一套阿玛尼西服在国内要3万元人民币,在美国只需7000元人民币;一个最基本的iPad在国内要4000多元人民币,而在美国只需3000元人民币左右。
如果再对比下中美2011年人均GDP的差异,美国接近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30万元),中国约为35000元,美国是中国的10倍,那么感觉会更为愤懑。
无独有偶,美国工薪族竟然也在晒账单,吐苦水。
一篇《真实的美国工薪生活:一个华侨的自白》,描画出美国年收入16.5万美元的家庭生活:纳税40673美元、住房支出38500美元、缴纳补充养老金33000美元、支付医疗保险7500美元,教育16000美元、出行/交通13100美元、食物/杂用9600美元,父母/亲情5000美元,因此一年下来结余仅1628美元,几乎是勉强维持着收支平衡。而且可以看出,几乎没有任何奢侈的消费,景况不比苦斗北上广紧巴巴过日子的小白领光鲜多少。
为什么看上去样样都便宜的美国,工薪族却过得并不宽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