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希特勒的承诺(1)

无为而治 作者:(美)约翰·基思·默宁翰


05 希特勒的承诺

这些想当然的错觉常常具有破坏性,尤其是当它们发生在更大的舞台上时——比如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领导者由于自我中心主义的作用,而误解或者忽视了其他人的关键反应,这样的案例在历史上可谓屡见不鲜。领导者在自己的领导生涯中会作出许许多多的选择,所以他们的生平历史很难仅仅用好或是不好来概括,但某些领导者作出的决定,却带来了惊人的严重后果。再加上人们(尤其是历史学家)常常更倾向于强调一个决定带来的结果,而非领导者作出这个决定的时代环境里它所具有的价值,因此领导者制造出来的问题也会因此不断增加。

我们不妨想想,比如,内维尔·张伯伦作为领导者在历史上的那个极其可悲的故事。张伯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伊始时期的英国首相,而战争爆发前夕的几件事,恰恰完美地证明了拥有权力、自我中心主义,加上视野狭隘导致的后果。

20世纪30年代末期,考虑到德国日益增长的侵略势头变得显而易见,张伯伦及其在国会中的支持者采纳了绥靖政策,政策制定的用意在于限制德国的侵略和扩张,同时维持现有的和平。

彼时,英国人还在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害,他们无心再参与另一场世界大战。再加上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俄国和意大利——这次转而与德国结为了盟友,致使抵抗方的胜算下降了。除了温斯顿·丘吉尔和他的一些同僚表示反对以外,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得到了相当大的支持。然而,鉴于后来的历史真实走向,如今看来张伯伦是对自己的策略过于依赖了,即使在他认识到了这一策略的局限性之后也是如此。

张伯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同希特勒、墨索里尼进行的谈判,是他绥靖政策的一部分。谈判的结果之一是,英国正式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占。更糟糕的是,当德军向奥地利挺进时,张伯伦终于承认“如今武力才是德国唯一能够理解的论点,这一点已经完全昭然若揭了”,然而在德国吞并了奥地利之后,英国唯一的回应也只不过是表示强烈抗议而已,张伯伦则依旧寄望于所谓的谈判能带来一个和平的解决方案。

1938年9月,在一系列附加谈判之后,希特勒撕毁了早前的协议,继续推进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吞并行动。不仅如此,他还变本加厉,提出吞并波兰的一部分和匈牙利,来完成他的“富强德国计划”。

回顾历史,我们大概会觉得难以理解张伯伦为何要继续同希特勒谈判——为何即使在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而他自己也认识到了需要用武力来阻止德国的扩张之后,还是不肯放弃。为何他没有因此而清醒过来,反而继续固守自己的绥靖政策,期盼通过所谓的谈判来控制德国的侵略行为,从而避免将战火引至英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