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师戏笔(4)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作者:(美)史景迁


李安济解释说,这种迷宫里的一切,只消一个小空间就可以全部展示出来,只需英国人盖出类似迷宫的十分之一面积,即可将其尽收其中。

在博尔赫斯刻意压缩而却显得复杂的情节里,有关中国的部分,颇有早期中国风流行时的意味,但是其中另外两个主题,一为传教士斯蒂芬·亚伯与故事的关联,一为一次大战的过程,却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引用了相当不同的历史资料。博学的英国传教士斯蒂芬·亚伯,有着高高的个子、分明的五官、灰眼睛、灰胡子。由于领悟到了迷宫和小说只不过是一体的两面,他顺利解决了崔本的迷宫之谜。在十九世纪晚期的背景下,他的经历变得相当可信:在他为汉学而放弃终生献身的神学之前,他在天津工作,后来他开始收集中国艺术品,收藏了一屋子好书,并在英国中部斯塔福郡的乡村住宅中退休,还从牛津大学的资源中寻求资料,翻译珍本中文书;在英国和美国,有许多类似斯蒂芬·亚伯这种退休的人。

余尊将亚伯比喻为歌德,也只有像亚伯这种绝顶聪明的人,才会屹立于当代传教士之上。犹如亚伯向余尊解释的,他最大的成就在于,发现“曲径分岔的花园”原来是“一个大谜题,是个寓言,而其主题就是时间”。但是正由于中心主题是时间,崔本决定绝口不提这答案。在此,博尔赫斯微妙地提到了早期好几代西方学者及传教士深感兴趣的一个主题,亦即中国年代纪与西方年代纪的相对性问题。斯蒂芬·亚伯继续说道:我修正了因为誊写员的疏忽所犯的错误,我事先就猜到了这团混沌的计谋,我重建了——我相信我重建了——原始组织,我翻译了全部内容:很显然,他一次也没有用到“时间”这种字眼。答案很简单:在崔本眼中,“曲径分岔的花园”代表的正是这个宇宙,虽不完整,却正确无误。相对于牛顿与叔本华的论点,你的先祖并不相信一个完整、绝对的时间。他相信无限时间列,在一张无限扩张,令人头昏眼花的网路上,分分合合,平行共进。这张时间网路互相接近、交会、分离,否则就是几世纪来不晓得彼此的存在,拥抱“所有”时间的可能性。我们并不存在于这绝大部分的时间里;其中一些有你没有我;另外一些有我没有你;还有一些我们二者都存在。在目前的这个里,由于命运眷顾,你进了我家门;在另一个里,正在逛花园的你,发现了已死的我;而在又一个里,我说着和前述相同的话,但是我只是个假象,是个鬼魂。[17]

由博尔赫斯的小说中不难看出,他会选择一次大战作为故事中的第三个主题,完全是掠过心头的一个偶然:那是他早期读过利得耳·哈特(B. H. Liddell Hart)有关这次大战的资料后残存印象的记录。读者们可以发现,利得耳·哈特提供的资料显示,在1916年夏天“索姆河战线”发生激烈的战事并造成英军在整次大战中伤亡最惨重的事件前,英军总部及补给仓库都位于一个叫亚伯的小镇上。有了这么诗意的名字,再加上关键的地位,博尔赫斯于是构思出情节,让德国人得知,亚伯必须优先炸毁。[18]余尊于是杀了亚伯,他心里明白,这么惊人的消息一定会上英国报纸,同时也会传到他位于德国的上级耳朵里。这种情节看来荒诞,但是到了博尔赫斯手里,却显得自然不造作。于是斯蒂芬·亚伯无意之间,见证了中国人既背信忘义又冷酷无情的两种微妙情绪。“在我看来,早就有人向野蛮的英国人,”他向余尊吼道,“泄漏这个公开的秘密了。”然而由于历史学上的素养,亚伯稍后提醒余尊说,“时间可以造成各种可能的未来,在其中—个可能里,我会成为你的敌人”。[19]

斯蒂芬·亚伯也向余尊表示,“在所有虚构故事中,当一个人面临不同抉择时,他会中意其中之一,排除其他选择;在崔本的故事里,他却同时中意所有选择。他以自己的方式,‘创造’了不同未来及不同时间,而且这些未来和时间还会繁衍,还会分叉”。[20]这种让故事情节无限交叉的概念,也深深吸引了卡尔维诺,并以1979年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ler)正式加以实验。其实早在1972年的《看不见的城市》里,卡尔维诺就开始尝试,让说故事的艺术出现无限多的变化,并以马可波罗和忽必烈汗的关系作为尝试的主题。在马可波罗的《游记》里,阐述这重关系的文字仅有短短几行,虽然短得令人着急,却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因此,当可汗发现马可概念清晰、行为又十分得宜时,他便派马可到一个须费时六个月才能到达的国家担任特使。这位年轻勇士圆满完成了任务。但是他几次注意到,其他特使回国后,唯一能向皇上报告的只有公事,而皇上往往只是听听,根本不当一回事,他会说:“我宁可你们多谈谈不同国家的民情风俗,不要老是说这些事。”显然他对外国的见闻兴趣极高。因此当马可出国的时候,便会花下大量时间了解当地文化,也好回国时取悦可汗。[21]

卡尔维诺在小说中,将这位威尼斯旅行家及其临时主子之间的对话,重新细腻地表现出来,他是这么呈现二人首次谈话过程的:一开始,波罗先做出不同“姿势,各种跳跃,以及惊叹与恐怖的叫声”,再表演简单哑剧,“一只鱼自水老鸦嘴里逃生”,“一个赤身露体的人从火上奔过”,接着再利用手势,加强说话的语气。“可汗戴满戒指白皙的手,威严地回应着商人强健而灵活的手。”[2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