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困境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讲了一个关于“松茸”的故事。松茸是城里人餐桌上的一种美味食用菌,还作为高端食材远销日本。在香格里拉的一个小村,村民在雨季的每天凌晨3点出门上山找松茸,如果去晚了,松茸就被别人挖走了。这个故事背后有重要的经济学含义。
采松茸显然是一项各顾各的零散性生产活动。松茸的产出完全是天赐的,那么,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个办法来协调各户的行动,又能使得每个家庭的收入不变,而且不用那么辛苦。比如说,由一个组织来规定每家早上出门的时间不能早于4点,或者每家上山采松茸只能走固定的线路,抑或让一些家庭单号上山,另一些家庭双号上山等。
问题是,这样的组织和协调行动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农业经济领域还有大量类似的问题困扰着很多研究者。在一个村子里,为什么大家都知道农业应该实现规模经营,但规模经营却迟迟未能实现?答案其实很简单,农村人太多。人多了,协调成本就上升,统一行动和管理就难以出现,生产就难免是小规模而低效率的。
农业生产的低效率与其生产特征有关系,因为农业生产有一种瓶颈资源,那就是土地,土地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土地的产出增长也是有极限的。在松茸的故事里,这个有限的资源就是大山,而其产出的极限就是靠天决定的松茸产量。在土地资源及其产出都接近极限时,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最终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减少农业人口。
采松茸、烤松茸之别
这就引出了本文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采松茸的农户一定要在家乡采松茸,而不是去城里的餐馆里烤松茸?若不是有各种制度制约,如果农户不是特别偏爱家乡的生活,那么进城打工,而且是到东部城市打工,才是合乎理性的选择。
当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是3倍多。在各省之间,最富的上海市2010年人均GDP已经达到76 074元,而最穷的贵州省人均GDP仅为13 119元,前者是后者的6倍。自由迁徙的意义在于,它能保障一国居民最大化自己收入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