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另一种革命(1)

谋国者 作者:林东林


另一种革命

1765年,是平凡而又激越的一年。在那片欧洲大陆上,虽然小麦依旧生长,高粱坚持拔节,但是一个古典农业时代的风平浪静,却掩不住即将到来的轰鸣和浓烟。

在这一年的正月,在遥远的清朝疆域上,在春寒料峭之中,乾隆皇帝开始了他的第四次南巡,免赋税,谒文庙,观钱塘,还抽空到朱元璋的陵前奠了一次酒;而在相距一万多公里的英国,这一年的某天晚上,一个名叫哈格里夫斯的英国工人,偶然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踢到之后,他发现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现在变成直立的了。

这两件事虽相隔万里,毫无联系,却预示了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分别。

当古老帝国的麦浪还在翻滚、皇上不时出巡的时候,哈格里夫斯看到踢翻的纺纱机,灵机一动,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就可以纺出更多纱了,他当晚就干,第二天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纺纱机,功效一下提高八倍。

加缪说,所有伟大的事迹和伟大的思想都有荒谬的开头。哈格里夫斯那一脚,虽然称不上荒谬,顶多是一个巧合,却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那一脚踢出了工业革命。

当欧洲大地响起一片机器的轰鸣时,在中国大地上响起的还是沉睡的鼾声。所以后来洋人开着坚船载着利炮来犯,中国兵士毫无还手之力,当然在情理之中,一支尚处在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如何能跟一支早已热武器化了的军队抵抗?所以李鸿章急了,他接连给朝廷上书,要开局设厂、造枪造炮。他知道,要想打赢仗,先要赶上别人手里的家伙。

李鸿章自己未必知道,他这一步,对清朝影响虽小,而对中国影响却大。

经过三十多年的洋跃进,清朝陆军洋枪数量“甲乎天下”,海军位列“亚洲第一”,诸省竞相修路、开矿、建厂,地方暴乱也悉数被镇压下去,天朝的江山湖海似乎稳固了许多。

从1861到1895年这35年,洋务派共办了19个军工企业,11个工矿企业,12个金属矿,两个钢铁厂,4个纺织厂,还办了一批交通运输企业,其中不乏拥有20余艘总吨位近5万吨的轮船招商局,长达364公里的台湾铁路、京奉铁路,以及通达各省的电报局和邮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