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之死(之一)
从1894年7月开始,清朝打了一场慈禧不愿打而光绪要打的仗,与日宣战。
朝鲜东学党起义后,清军出兵援手,日本也在仁川登陆,中日之战在即。这是一场中日之战,更是一场帝后之战,光绪和乃师翁同龢主战,而慈禧和李鸿章却主和。
历史定论说,慈禧不愿开战是六十大寿在即,无意惊扰;李鸿章不愿开战,是为保存嫡系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实力。这话是胡言,主和派不是不战,是战不起。而光绪和翁同龢空有大义和热血,却不明敌我,只求一味开战。于是开战,结果一如所料。
血注海疆,染红了1895年这个甲午年,成为一百多年来现代中国失败的起点。
这一仗,慈禧和光绪安然无恙,失败国是清朝,失败人是李鸿章——当时甚至有西方报纸说,日本并非与中国而战,其实是在与李鸿章一人战耳。是役,李鸿章办了三十四年的洋务和练了七年的北洋水师一起葬身鱼腹,葬身历史。事实上,李鸿章在此役六年后的辛丑年才去世,但他无异于在这一年就死了,一生功业抱负,所谓中兴,所谓强国,灰飞烟灭。
甲午战争后,马关之约令民心极愤,李鸿章开始了他替罪羊的生涯,被解除了位居二十五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投置闲散,住在京城贤良寺。他的话越来越少,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着不远处的白云苍狗,波诡云谲,仿佛这就是他一生的起落浮沉。
但是,无论晚清的国运、江山还是它的掌舵人,都注定离不开李鸿章,直到他死。
没几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带着光绪及一干亲贵西逃,风餐露宿,夜宿晓行,她在半路上任命奕和李鸿章为代表,与八国议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帝国有难,中堂何辞?李鸿章拖着79岁的老病之躯奔走议和,9月7日签订了《辛丑条约》,17日把八国联军送出城,10月6日又把西逃三个多月的慈禧、光绪迎驾回宫,拱手送还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