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版《巴赫》于1908年出版发行,精彩的英文版是纽曼翻译的,依据的就是这个版本。在与瓦格纳的辩论中,瓦格纳的对立派求助于某种古典音乐理念,所谓“纯粹音乐”理念。在他们看来,纯粹音乐剔除了一切诗意的和描述性的要素,唯一目的就是力图创造出美妙与和谐的乐声,并追求至善至美。他们以巴赫音乐为例证——巴赫音乐经过莱比锡巴赫学会的编辑,自19世纪后半期获得大众关注。这些反对派推崇莫扎特,鄙视瓦格纳。尤其是巴赫的赋格,被引用为极端贴近其纯粹音乐理念的证据。斯毕塔 在一部内容繁复、分量极重的著作中——那是资料详实的有关巴赫的第一部传记——就将巴赫推举为拥有此种风范的典型人物。
与其将巴赫视为纯粹音乐的典范,我更愿意把他看作具有诗人和画家风范的音乐家。巴赫音乐以无与伦比的激情和明晰的乐章呈现作曲家的内心情感,描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他竭力运用环环相扣的音符呈现某种图像。他不愧是用声音作诗的音乐家,更是用声音作画的音乐家。就艺术成就而言,巴赫更接近于白辽士,而不是瓦格纳。专著中我用到如下褒义词:游弋的云霭、狂躁的疾风、咆哮的激流、汹涌的波涛、凋零的枯叶、鸣响的丧钟、坚定的信念、摇曳的思想、被诋毁的枭雄、被推崇的君子、叛逆的魔头,以及登云驾雾的天使等。这些意象,在巴赫音乐中你都可以听得见,你都可以感受得到。
实话实说,巴赫拥有一套独创音乐词汇。他的音乐不断复现某些元素,藉此他在传递一种安详、一分幸福、一丝喜悦、一番痛苦,还有一缕悲伤。
音乐的本质是要表现一种诗性,描绘一种概念。音乐创作需要听众的创造性与想象力的配合,音乐表演要在听众心中激发作品蕴含的情感与视野。欲达此种目的,只能发挥音乐家的独门功夫,力争明晰又达意地呈现其情感和精神。这就是巴赫艺术的高明之所在。
巴赫音乐诗性和描述性俱佳,原因是巴赫音乐的主题兼具诗性意境和描绘性意境。以此主题为圆心,巴赫建造了一座音乐大厦,一座哥特式建筑,一座诗性与描绘性完美结合的音乐大厦。这样的音乐弥漫着生命的活力,富有神奇的延伸性,不仅形式完美,其精神力量更是无与伦比。人世间那些躁动的、期冀宁静的灵魂,获得了祥和与平静之后,透过乐章将此情感传递于他人。
为了使演出效果完美无缺,巴赫音乐在演奏时必须体现生动感人并至善至美的可塑性,这是诠释巴赫音乐的基本要求,可惜它并未获得广泛和充分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