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命的思索》七、巴赫研究(4)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 作者:(德)阿尔伯特·史怀哲


要点是,大型管弦乐团及大型合唱团不适合用来诠释巴赫的音乐,因为两者风格相距甚远。清唱剧和受难剧适合于20人至30人的合唱团演出,也适宜于大致相同人数的管弦乐团演出。巴赫的管弦乐并非合唱的伴奏曲,它与合唱是相互平等的合伙经营模式。150人的合唱团不可能觅得同等规模的管弦乐团来伴奏。因此,表演巴赫音乐,40至50人的合唱团与50至60人的管弦乐团就是最佳组合。所有声部必得奋勇当先,明晰且透彻地演绎出绝妙的乐章。至于女低音和女高音,巴赫惯常是只用男童音、弃用女声的,即使独唱声起也是如此。若有男声,必定追求整体同质效果。因此,演出时一定要运用男童演唱以辅助女声,不过最好还是男童一并承担女低音和女高音的独唱部分。

巴赫音乐具有建构性风格,因此贝多芬音乐和后贝多芬音乐中常见的那些伴随情感因素之渐强和渐弱部分,在巴赫音乐中出现就显得适宜了。巴赫音乐在突出主乐句、抑制次乐句时,强弱音的转换才发挥作用;而吟诵式渐强和渐弱仅仅出现于上述强弱更迭模式下。一旦强弱差异被淡化、被忽视,曲调的整体结构就将破坏殆尽。

既然巴赫音乐的赋格始于主题、终于主题,轻音便不可出现在乐曲的开头部位和结尾部分。

一般来说,巴赫作品在演奏时节奏性太强、太快。假如利用视觉感受声音变化,太强、太快的音乐节奏一定会在听者心目中造就混乱现象,因而过强过快的音乐节奏无助于听众的有效理解。

不过,巴赫音乐的蓬勃活力并非源自速度,而是源于其流畅的乐节和立体的段落;乐思或者曲调得以流畅推进,生动又立体的意象得以创建。

令人不解的是,直至19世纪中叶,人们习惯运用断音弹奏法演绎巴赫作品,此后演奏者转而开始频繁运用乏味的圆滑奏。时光流转,我慢慢醒悟到为什么巴赫习惯大量运用生机勃勃的乐节乐句乐段乐章。其实他的出发点是小提琴艺术,他坚信音符之间既要紧密联结又要有所分离,小提琴演奏技巧就是如此处理的。因此,弦乐四重奏便是演绎巴赫钢琴曲的最佳方式。

恰当运用重音,是造就完美音乐篇章的前提。音乐构思中,巴赫习惯于对关键音符给予重音处理,所有乐章初始部分基本不用重音,而是渐次加重音强。此外,巴赫音调中,重音模式并非等同于小节之自然重音,两者各有区别、相互独立,以其自有模式展开推进。曲调与小节重音不同,张力依旧,赋予巴赫音乐一种奇妙的节奏和无穷的活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