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慈禧的“篡权”之局(1)

历史的局:设计出来的霸业 作者:高国杨


慈禧的“篡权”之局——心狠手辣,毒若蛇蝎

在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的皇后之中,慈禧太后并不是大开先河之人,但绝对是她们中最有手腕的一个。

慈禧是叶赫那拉氏人,名杏贞,于1852年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后来又被册封为懿嫔。1856年三月,慈禧生下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因此被晋封为懿妃。

慈禧入宫之后,正值大清国内忧外患之际,北有英法联军入侵,南有太平天国运动,体弱多病的咸丰帝早已是无力应对。由于慈禧工于书法,咸丰帝便经常让她代笔批阅奏章,慈禧遂逐渐得以接触政治。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前夕,慈禧随咸丰帝逃往热河。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逝。由于皇子载淳只有6岁,临终的咸丰帝便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景寿、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任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同治帝处理朝政。其中又以肃顺最为足智多谋,他将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分发给慈安皇后和当时还只是懿贵妃的慈禧,希望她们能够互相牵制。

咸丰帝病逝的消息一传到北京,恭亲王奕对哥哥命八大臣辅政的遗诏表示十分怀疑。恰好就在这个时候,慈禧的密旨也送到了小叔子跟前,要他立即前往热河商议政事。

此时的奕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认为权柄无论如何也不会落到外人手里。1861年七月二十六日,恭亲王踏上了前往热河的奔丧旅程。肃顺等人虽然对恭亲王防范得很紧,但对此等合情合理之事也不便多言。

奕一到达热河行宫,便伏在咸丰的灵柩之上放声大哭。奕的这一哭,一方面哭的是自己与哥哥的天人相隔,另一方面也是在抒发内心的委屈。从皇兄做皇上的那一天起,奕就已经完全认命,安分守己。可是直到撒手人寰,咸丰帝对他仍然缺乏信任,转而将大权交给远支宗亲和异姓外人。

不过,奕哭丧的消息很快便传到内宫之中,慈禧与慈安得知小叔子赶到,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落地。奕的到来也像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触发了慈禧心中酝酿已久的一连串谋划。

慈禧与奕的叔嫂会面,还是颇费了一番周折。一开始,军机大臣杜翰以居丧期间叔嫂应该避嫌为由加以阻止。不过作为慈禧看中的人,奕的应对倒也显得相当机智,他对郑亲王端华说:“两宫皇太后催得那么紧,我不去看来是不行的。既然说要避嫌,那不如请郑亲王与我一起到太后宫中走一趟,您意下如何?”

一向精明的肃顺接到端华求助的眼色,一时间也有些左右为难,只得乖乖放行,同意让奕一人单独进见。而这一次的叔嫂见面,话题大抵是从控诉八大臣的傲慢和跋扈开始,最终转移到如何扳倒他们,夺回权力上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