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好不容易离开了热河,肃顺等辅政大臣顿时感到轻松不少,殊不知恭亲王已带着太后的授意,匆匆忙忙地赶回北京寻求支援了。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周祖培是“北京派”的重要人物,他虽然是享有极高声望的三朝元老,却与肃顺有着极深的矛盾。奕向他转达过太后的用意之后,他决定趁此良机将肃顺等人扳倒。
于是,周祖培首先授意自己的得意门生——时任山东道监察御史的董元醇写了一个请皇太后权理朝政的奏折,这个奏折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二:一是皇帝年纪太小,国家又处在危难之中,皇太后理应主理朝政,其他大臣无权干预;而辅政的人也应该从亲王中选派,防止皇权旁落。
这个折子的实质,便是将大权从八大臣手里剥夺出来,转而移交到太后和亲王手中。肃顺等人看过奏折之后,纷纷感到心急火燎,怒不可遏。八大臣之一的焦佑瀛更是亲自捉刀写了一篇针锋相对批驳董元醇的奏折,并在奏折中请求太后对董元醇严加惩处。老谋深算的慈禧太后对两派的折子都采取了“留中不发”的冷处理态度,以此试探八大臣的反应。
果然,八大臣群情激愤,竟不顾君臣礼节,反复催着太后给出一个说法。无奈之中,两宫太后只得在8月11日抱着小皇帝召见八大臣,共同商议董元醇的奏章。当时的情况是,八大臣出言不逊,公然顶撞,肃顺更是语带讽刺,轻蔑有加。两宫太后的抗议湮没在八个男人掀殿揭瓦的咆哮声中。最终,肃顺等人索性拂袖而去,扔下气得浑身颤抖,满面泪痕的慈禧和慈安。
从第二天开始,八大臣更是发动了群体“罢工”:既不处理朝政,也不向太后呈递奏章。这在历朝历代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在内宫,两个太后之间也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慈禧本想抗争到底,决不妥协,而慈安则劝她暂时忍让,等回到北京之后再从长计议。慈禧思前想后,发现热河的行宫已经完全被肃顺一党所控制,最后只能服软,下发了八大臣拟定的,公开批驳董元醇的谕旨。
直到这个时候,肃顺等人才言笑如初,照常办事。两宫太后虽然在这次斗争中遭受了奇耻大辱,但还是逐渐平复了怒火,决定佯装平静,伺机而动。
九月二十三日,咸丰的灵柩起运回京,这是政治风向转变的开端。由于肃顺等人树敌太多,当时的北京派大臣和握有实权的将领们几乎都倒向了奕这一边,就连护送咸丰帝灵柩的胜宝将军也不支持肃顺。
按照祖制,小皇帝每天都该从灵柩起运的地方出发,另择近道到达灵柩计划抵运之处,恭候灵驾的到来。但是,慈禧以载淳年纪太小经不起折腾为由,要求八大臣另想变通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