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孙中山革命救国道路的开辟(1)

反复:再造共和的艰辛 作者:张华腾


众所周知,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的开辟者。但其最初却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他当时并不主张推翻清廷,而是希望清廷能在改革中自强,希望中国摆脱殖民枷锁,取得民族独立,使人民安居乐业。应该说他思想、行动的轨迹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此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潮流是改革。当然,他之所以走上革命的道路,并不是偶然的,是与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演变紧密相关。改良与革命间有一段历程,这段历程,可以说既是孙中山思想上超越的过程,又是其确立革命道路的过程,同时也是其与时俱进爱国思想的重要体现。

1. 改良思想之碰壁

中法战争的失败,在孙中山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作为一个热血青年,他对于自己目前的地位,已感到十分不满。时他在香港雅丽医学院学医。主办医院的人叫何启,是一个改良主义者,对清朝统治非常不满,曾经写了一本小册子,猛烈抨击清朝政治。孙中山读了这个小册子,非常赞同何启的主张,有一个时期,和何启往返非常密切。(周哲:《孙中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38年版,第7页。)此外,孙中山还深受其乡贤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思想家的影响。

1892年孙中山从雅丽医学院毕业,正式挂牌做医生,在澳门行医,那年他27岁。心系国家安危的孙中山认为,做一个为少数人服务的医生是不够的,应该做医疗整个中国的医生。因此在第二年,他离开澳门,到各处去考察,他希望通过正常的改革途径寻求救国富民之法。美国学者史扶林指出,“孙中山所具备的条件使他将更多地求助于支持清王朝的改良主义者,而并非更多地求助于三合会(指当时下层社会的秘密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当时的领袖是郑士良——编者注)他在香港的经历使他认识到这两种可能的选择。这使他对中国问题有了一个全面的看法,同时也给了他这样的希望:即他可以致力于改革而不必一定要做一个造反者。”的确如此,这种思想确实支配了他很长一段时间。

理想和现实总会有差距的,孙中山一心爱国救国的强烈愿望,却在实际行动中碰了壁。事情是这样的,甲午战争前夕(1894年6月),他感到民族危机严重,准备上书当政者,将他的改良思想付诸现实,于是做了精心准备。为使他的建议被接受,他闭门静心思考,写了一封长信,又请王韬为之润色,还请郑观应为之介绍,他上书炙手可热的权臣北洋大臣李鸿章,建议朝廷能够进行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使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孙中山认为李鸿章“号称识时务之大员”,如果能够听他的话,办起来,也未尝不可挽救当时的中国。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鸿章对他的行动和建议竟然“借辞军务繁忙,拒绝延见”(冯自由:《中国组织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4页。)。然而就实情而言,李鸿章这时确实公务繁忙,我们不是为他开脱,因为此时甲午战争马上要打起来了,有很多紧要的事需要处理和准备,军事的、外交的等,其他的事情恐怕是顾不上的,何况求见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

孙中山一番好意上书李鸿章,可李鸿章一点不重视这个毛头小伙子,这使孙中山感到很失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