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大梦谁先觉(4)

鼓吹:终结帝制的集结号 作者:马平安


据《足本中山全书》中记载:

有一天,孙中山和几个同伴走进乡庙,有的同伴提议向神像跪拜。孙中山却一直走进去握住了北帝神像的木手,大声地说道:“我们为什么敬礼这个木偶?他们自己还不能帮助自己。谁说他能帮助我们?现在看我拉掉他的手指,他能不能阻挡我?”于是,孙中山把北帝的手指一拉,拉断了。孙中山握住北帝的手指向同伴说道:“现在你们看见这样的保护乡村的神道了!我折了他的手指他还照旧笑。这样的神道来保护我乡村?”

经过这件事情,孙中山再也无法在村中待下去了,只好再次离开家乡去了香港。

1883年11月,孙中山进入香港拔萃书室(Diocesan Home,Hong Kong)读书,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就退了学。翌年4月,他转学至香港中央书院(The Central School),但不久,他就又退出了该校,回乡与同县外堂村卢耀显的女儿卢慕贞结婚。之后,他又再赴檀香山。

孙中山此次在香港的短暂求学时光,所学到的知识远远没有香港给他的直观印象对他的影响更大。当他抵达香港后,香港的市镇建设、社会秩序、官员作风等方面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实现“改良祖国”,建设一个“良好之政府”的强烈愿望。

1884年11月,孙中山接孙眉函召,在香港辍学,第二次去檀香山。不过,这次他在檀香山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据说孙中山不愿留在檀香山,主要是因为他对做生意毫无兴趣,而且无法忍受孙眉对他的责打,因此决意再次回国求学。

1885年 4月,孙中山自檀香山归国,8月,往香港中央书院复学,一年后,他从中央书院毕业。此时,孙中山面临着一个选择职业的问题。他原本希望中学毕业后学习陆军、海军或法律,但愿望均未能实现。最后,他决定习医,以“借医术为入世之媒”。这样,1885年秋,经人介绍,孙中山进了广州博济医院(Canton Hospital)学医。课余期间,他还专门请了一位国文老师,给他补习传统的经史之学。一年后,他转学香港西医书院(The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Hong Kong)。当时,李鸿章是该校的名誉赞助人,康德黎(Dr.J.Cantlie)任该校教务长。著名改良主义思想家何启任该校名誉秘书。这三个人对孙中山的早年人生道路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里,孙中山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著名的有陈少白、尤列、杨鹤龄,他们与孙中山一起通常被人称为“清廷之四大寇”,因为,他们在一起经常高谈阔论,主张反满革命。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孙中山“革命言论之时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