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假如能及时遏制“基尼系数”

倾覆与重构: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大起底 作者:顾伯冲


假如能及时遏制“基尼系数”

有社会分工,必然就有贫富差距。我们这里所说的贫富差距,经济学家称为“基尼系数”。在这个“基尼系数”里,富人和穷人被安排在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孔子所“求”所“欲”的,正是这个“基尼系数”里的尊贵的分子位置。贫富差距到处可见,而且给人的眼球和神经带来很大的刺激。

古代贫富差距的根本问题在于土地的占用量。统治阶级为满足其穷奢极欲的生活,疯狂地掠夺土地,土地兼并是朝代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富者有连叶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是当时土地高度集中的真实写照。因此,历代调整治理土地兼并的法令也不少,目的是限制土地兼并,确保小自耕农利益,限制大地主利益,以维系政权稳定和国家财政收入。较为著名的有:北魏的均田令,隋唐的均田制,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草拟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制度,意图彻底切断土地兼并的源头。

有贫富差距,就有贫富矛盾,谁也不甘心永远混迹于分母。贫富矛盾有两个解决途径:一是积极的,勤劳致富,智慧致富;一是消极的,嫉富、仇富,“均贫富”。

在每个封建王朝的末年,那些帝王们如果能够及时解决国家大量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大多数民众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却拿不到相对应的报酬,甚至有些人群长期只能糊口在低保线下的问题,那么很多起义是可以避免的,社会也许会实现持续稳定。

如果当时当官的能够做到洁身自好,真正像现在考国家公职人员时答题的答案那样爱民如子,克尽职守;如果最高统治者在民生问题上积极作为,而不是为了骗取民心不时地作秀的话,那么无论是什么样的野心家,都是不可能煽动那么多农民出来起义的,或者说是暴乱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