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1年后的几年中,法军的作战规划由总司令约瑟夫·霞飞制订。在这期间,他精心设计并不断改进复仇计划,结果计划的每一次修订都演变成一种新的战略模式,以应对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至1914年时,霞飞终于拟定了“第十七号计划”。如果有谁对法国当时这种新的战争哲学不甚明了,相信他在看了这项计划的第一句后就一定会豁然开朗——“无论处于何种形势之下,法军统帅都会毅然决然地前进,凝聚所有兵力,痛击德军”。1914年8月时,霞飞已经做好了准备,格朗梅松上校宣扬的思想也即将得到检验。当时,法军第一、第二军发动了一系列攻势,直取被德强占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这些攻势被统称为“前线战役”。
福煦于1913年任军长,1914年8月任司令,接着在1914年10月任法北方集团军司令。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料到他将会在实施“第十七号计划”的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德国深知自己根本不可能在进行双线作战的情况下——东边对俄国,西边对法国——取得决定性胜利,于是自19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德军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将军率领德军参谋部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作为赫尔穆特·卡尔·冯·毛奇的继任者,施里芬当时统帅的德军是整个西欧人数最多而且最精锐的部队,因此他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赢得欧洲之战的胜利。当时俄军正向德国边境以东地区缓慢推进,于是他计划在在该地区部署一支小规模部队,拖延俄军几周时间。而在西线,他将集结大批兵力,在六周之内大败法军。施里芬认为如果要击败法军,德军在攻至法德交界处时必须暂停进攻,届时法军一定会调来大批兵力,对他们丢失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发起进攻。这将正中他的下怀,因为他打算在该地区部署一支强有力的德军防御部队,对法军迎头痛击,而这支部队将与法军运输线保持一定距离。赢得这场防御战的胜利之后,德军将更加气势如虹,进而一举征服整个法国,而不仅仅是几个省份而已。
因此,施里芬计划一旦战争爆发,德军并不会向东挺进,攻入法国,而将一路西征,入侵中立邻国比利时。到时,比利时将会同意让出一条路。万一他们不允,德军将把比利时羸弱的军队一扫而光。比利时的堡垒城市列日是他们的首要目标,在进攻这座城市时他们会速战速决。接下来,德军将继续向西推进,至北海时突然转向南方,席卷巴黎和北海之间的地带。然后,德军再突然转向东南,挺进巴黎南部,从法军后方对其展开进攻。到时法国首都将像在1870年至1871年普法战争中那样再次被德军团团围住,而法军将在德军正面防御部队和迂回至法军后方的进攻部队夹击下被歼灭。不出六周,法国必将投降。法国投降后,德军进攻部队将立即转而向东前进,对付俄国。
这项计划被称为“施里芬计划”,其官方名称为《重大备忘录》。当时,施里芬及其继任者赫尔穆特·约翰·冯·毛奇(普鲁士军队的伟大设计师赫尔穆特·卡尔·冯·毛奇的侄子,人称“小毛奇”)一直在不断改进这项计划并为之进行准备,虽然持续时间长达十五年,但是最终计划并没有真正成形,也没有被实现。当时,德国在设计所有土木工程时,都是以这项计划作为出发点。比如,修建铁路就是计划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便于调集军队,向西与法国作战,然后再向东进攻俄国。在此期间,德国在国内修筑了横跨东西的四轨铁路,而且几乎延伸至边境地区。铁路沿线的每一个车站都建有侧线和站台,以方便军队调度。与此同时,德国还修建了大量的军火库,并存储了充足的武器弹药。此外,德国还规定所有男子必须服役至四十岁。就这样,德国在全国建立起了一个人尽其用的体系,常规军、后备军、交通线保障部队、防御部队一应俱全。
此时,全欧洲都认为战争已不可避免,毕竟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彼此之间的矛盾大小只不过因时而异。尽管如此,当时尚未出现任何能表明某种潜在事件会促使各国启动作战计划的明显迹象,因此当这起事件真正到来时,就连一向非常敏感的政治家们也没有觉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