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维系家庭的不是血缘关系,而是生活中彼此之间的尊重和快乐。
——理查德·巴赫[美国](作家)《幻象》
有一次,前辈教授到研究所和我聊天,在场的儿媳忽然接到了婆婆,也就是我老伴的电话。大概是我老伴儿要让她做什么事,儿媳在电话里问:“是吗?这事要做到什么时候?”然后她回答:“妈妈,那样的话我就做不了。因为那个时间我有事。”
等我儿媳离开,那位前辈终于逮着机会说:“我怎么听着你这个儿媳没大没小啊?你管教得可真好!”
在前辈的眼里,我儿媳毫无愧疚地一口回绝婆婆的要求,的确太不像话了,而我这个做公公的却毫无反应。事实上,正如前辈教授所说,我的儿媳确实被我管教得很自主。长子结婚后,我首先教儿媳说“不”的方法。懂得“拒绝”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很重要的一环,而我们很不熟悉说“不”。如果违心答应对方的要求,心里会投下阴影,而压抑的内心会助长嫌隙和芥蒂,矛盾最终会表面化。
拒绝的话语都有哪些呢?“不”“不行”“不好”“没时间”“做不了”,其实也就是寥寥几句。因为心态弱,或恐遭不利,不敢把简单的“不”字说出来,自己压抑着受煎熬。坦率地说出“NO”或“YES”同样值得信赖,因为这里有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真诚。真正的人际关系就是建立在这个信赖和理解的基础上的。
家庭成员之间必须要有这种坦率与信赖。我在诊疗室目睹了太多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悲剧。所以我的诊疗对象不会局限在患者身上,有时会扩大到整个家庭,要求他们一并接受治疗。
所谓的“婆媳矛盾”,往往起始于相互未能准确传达好恶的感受。子女结婚,把新人迎进门来,等于是陌生人之间组成了新家庭。一开始,在看不见的紧张中互相客气,不好也说好,讨厌也会装作喜欢。如此戴上五年、十年的面具,相互哪怕看一眼,或听到声音也会感到厌烦。这就是所谓的“听到‘婆’字就有气”。有一个中年妇女说,她甚至不愿意碰公婆的外套。久而久之,哪怕是笑脸、好话,也是往坏的方面去想、去理解,这是内心的怨气长年积压的结果。这就造成了家庭成员间,不是相互鼓励和支持,而是消极忍让,勉强地维持关系,这就太不幸了。人们不愿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不想把养老托付给子女,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我的长子结婚,家里添了新成员后,我想尝试一下新型的家庭关系。我想教儿媳说“不”,作为平等的人应该相互沟通,而不是维持公婆与儿媳间的绝对的命令与服从,即晚辈服从长辈的关系。这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办到的,还需要儿媳的配合。
我作为精神科医生,有一个惭愧的记忆。我一直自认为是和子女充分对话的很民主的爸爸。在一个周日,我录下了一家人一天的对话,听录音时,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发现我一直和子女絮絮叨叨,而且指指点点。我作为精神科医生自以为了解人的一切, 但是看不到、听不到自己。我真切感受到哪怕是对的事情,如果单方面强加于他人,那就不是真正对话。而且,我也并不总是正确的。
说“不”的同时,也能接受别人说“不”,首先要克服“我不会错” “必须按我说的来”这种单方面的固执。长子结婚不久,想要分出去单独住,我就要求儿媳先一起住上六个月。我想已经是一家人了,有必要在一个家里相互了解一段时间。爱吃什么?性格怎么样?一家人需要坦陈细节上的东西。首先,我要求儿媳不要主观改变在娘家的生活习惯。如果在公婆面前紧张拘束,只想表现好的一面,根本坚持不了几天。我也对儿媳说,不会看她的脸色行事,平常怎么过的,今后就怎么过。即使生活的本来面貌相互冲突,那也没有必要必须一定要改变。只有在相处的过程中协调着解决。
我和平时一样穿着汗衫和大短裤在起居室转悠,有时也会躺倒在沙发上睡午觉,努力地不在儿媳面前摆谱装威严。而且,平时怎么对待儿女的,就怎么对待儿媳。我也会发小脾气,如果有痛症也会向儿媳诉苦。在家里,我既不是大学教授,也不是精神科专业医生,只是普通的老人。儿媳一开始有些难以应付,但渐渐适应了。有一天,我发现儿媳也穿着大短裤在起居室阔步。
打开儿媳心扉是做饭轮班的时候。因为我们老两口和长子夫妇都在外面忙事,我提议家里几个人轮流做饭。原则是无论当班的那一天做了什么饭,其他成员都要无条件接受,而当班的人不必计算卡路里和营养,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哪怕叫中餐也可以。
有一天,是我当班做饭,儿媳就悄悄跟进来择菜。我就对儿媳说:“今天不是你当班,帮我做什么?因为我是公公?接下来你婆婆、老公做饭的时候要不要帮忙?这样就不必搞轮班了,全都你来做。”
儿媳听了,立刻放下菜出去了。大概这时候儿媳心里想:“在我的公公婆婆面前不必掩饰什么,不喜欢就说不喜欢。”
无论是谁,都很难适应别人说“不”,所以需要训练。通过训练自己善于说“不”的同时,也能接受别人说“不”,人的内心感情就会变得很坦然,也不会被拒绝所伤害。有了这种基础,公婆和儿媳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相互关爱,互相给予幸福。梭罗说:“只有坦率而正直的人之间,才会有爱。”
现在,我的儿媳是对我经常说“不”的“好儿媳”。就是这天早晨,我因为有事需要外出,给儿媳打了电话。
“我今天有事去一山,能不能开车送我?”
“爸,今天我约了人,不行。”
“好,知道了。”
不行,那怎么办?那就打出租去呗。在别人眼里,我儿媳可能目无长辈,我想说我儿媳不是我丫鬟。而且,我拒绝长子夫妇的请求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如果有需求,我就堂堂正正提出来,我长子夫妇有时候答应,有时候不答应。因为相互知道每次拒绝都有正当的理由,所以感情不会受到影响。虽然相互未必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坦率,但是坦率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了。这已经足以维持家庭成员间坦诚的关系了。
老了以后的生活困苦的一个原因是,与子女做看不见的情感斗争。时刻盯着子女对自己好不好,所有的神经全部因子女的一言一行而紧张,结果日子里浸满了情感的疲惫。作为父母,或作为子女,还要顾及外人的眼光,生活中充满了不得已的自我牺牲。因不是出于爱和真诚,无论父母还是子女在心理上都不堪重负,结果是互受创伤,甚至遭遇不幸。
一天,有家报纸以《三代同堂五家聚居》为标题报道了我们家。拍照时,只有我们老两口和孙子孙女们,没有我们的子女和儿媳、女婿。这八个人没有拍照,也没有接受采访,而且要求不要登他们的名字。记者想说服子女们接受采访,但未能如愿。连父母都不能强求的,记者怎么能说动呢?
最终,报纸未能刊上圆满的全家福照片,但这已足够传达我关于说“不”的哲学。只有父母和子女相互欣然接受“不”,一家人才能获得幸福。
不要埋怨 “孩子小时候可不这样……”
现在父母很难和成年的子女沟通。孩子到底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父母很想知道,但是又问不出来。从成长的某一刻起,子女自然而然地不愿再和父母说心里话,如果父母问,他们也是敷衍几句。父母只能察言观色来大致猜测子女的处境。
随着年岁的增长,父母和子女之间产生距离是很自然的现象。哪怕像朋友一样处得再好,父母也不可能全然了解子女的内心世界。如果像子女小时候那样父母什么都想知道,那只会增加彼此的矛盾,而子女就会容易变得不孝顺。
如果了解成年子女的10%,父母仅靠这些也可以充分感到幸福。这10%或相关乐趣,或相关职业,总之就靠这10%和子女沟通吧。
我的长子是天文学家。作为和长子沟通的方法,我写了一篇《关于星星的回忆》发给长子。不必非要面对面地交谈,我和长子就靠网上发邮件讨论世间的万事万物,或围绕一个特定主题我写下我的想法,发给长子征求他的意见。
总之,做父母的不要埋怨与晚辈无法沟通,无从了解子女在想些什么,重要的是先搭上话——就从10%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