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趁早丢弃“老了就没用”的想法

我至死追求生之乐趣 作者:[韩]李根厚


日本影片《楢山節考》描绘了和传说中的“高丽葬”相似的风俗,把丧失劳动力的老人扔到深山里,以减少吃饭的人口。影片中的老母虽然年届七旬,但仍有一口好牙,她无法忍受自己在困窘的生活中吃白食,又不能提供劳力。以致有一天老母故意把门牙磕碎在石臼上,劝儿子把自己背进楢山。老母是为了儿子和孙子多一口饭吃,也是不愿遭村里人的白眼,只想平静地死去。儿子不想把老母扔到山里,但也最终明白必须遂老母的心愿,以不孝尽孝。背着老母上山的儿子;怕儿子吃力,早就断了骨减了体重的老母;怕一开口儿子就反悔,一言不发在风雪中飘忽的母子俩的背影,以及他们的目光,是那么的凄绝。

除了韩国和日本,日本土著阿伊努人也有过把老人弃在雪地的风俗。在生产力低下,粮食匮乏的时代,为了族人的存活把老人弃之于山野似乎是不得已的选择。老人有气无力而且没用的认识,大概也是在那时候扎下了根。

而现在吃饭不再是个问题了,但是对老人的看法一点都没有变。老人就是等于老而无用,人到六十必须退休,而且认定上了岁数,体能和头脑就是不如年轻人。

我读过一篇年轻作家写的关于他岳父的文章,大意是感谢岳父贴补了收入菲薄的艺术家女婿。文中有这样一句:“年老体弱的岳父大人”。可是将文章前后一推敲,方知这位岳父大人原来不过是五十多岁的人。原以为“白发驼背”了的老人其实还不到六十岁,我只有苦笑一番。应该说这位年轻作家的想象力,正好代言了社会对老人的看法。那么,多少岁起算是真正的“老人”呢?

其实最大的问题是,人一旦上岁数就和社会持有相同的看法。过了五十岁接近六十,就自认为是老人,准备从人生第一线上退下来。甚至还不到五十岁的人,嘴上也挂着“身体大不如前”“记忆力减退得很快”,也就是形成了老之未至,人已先老的局面。

但事实是,即使老之将至,无论体能还是智能减退得并没有那么多。几年前韩国保健福祉部调查的结果显示,韩国六七十岁的老人因健康问题使日常生活受制约的一百人中不过七八人。或许会有一些小病,但不至于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也就是大部分老人健康都没有什么问题,活得都很自在。再说现在医学发展得很快,很多不治之病也可以治好。

在我们这个时代,对待老人的看法,还和粮食匮乏的古时候没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这可是所有人的不幸。人的身体如同机器,如果不使用就会生锈和退化。人的身体,是靠人的意念驱动。如果自认为老了,身体就会老化得更快,进取的泉源就会干涸,能量也就会消散。如果老之未至,就认定自己老了,其结果只是会“引火烧身”。

现在有一种说法,从二十多岁起就应开始理财防老。从根本上说这是出于对老年人身体变化的茫然的恐惧。一旦老了,体弱多病,也干不了大活儿,如果钱都没攒下来,那该怎么办?想想都有些可怕。所以把钱投入到保险、年金和积金上。当然,有备无患确实值得肯定。但是在防老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趁早弃掉“老了就没用”的想法。就是这种固定观念,造成了“老之未至,人已先老”的结果。

如果年轻时就有“退休后就该停止一切赚钱行为”的想法,那就会消极于树立长远的未来计划。简单说就是会削弱生存的意志。所以,应该把防老的年金、积金、保险看作是退休后事业的种子钱。

我成为“公认”的,而且是自认的老人,坐地铁时就应该站在门口附近,不要靠近敬老席。我就不坐敬老席,不是为了装自己不是“老人”,而是因为我站着没有问题。敬老席,不是为上岁数的人准备的,而是为真正的体弱的老人准备的。

我们应该给我们的社会树立“老不等于老弱”的观念。只有“老而非老”改换老的观念,老人雇佣市场才会活跃,一定程度上也能解决老年贫困问题。那种“老人体弱,所以不能做事”的社会观念,让那些上了岁数的人真正变得很无力,且只能依赖,不能独善其身了。与其设敬老席让座,不如消除“老而无用”的观念,这才是真正关怀上岁数的人。

我偶尔也会在地铁上碰到捡拾乘客扔掉的废报纸的老人。他在纷扰的上班时间给乘客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而我恻隐之心又发作了,不禁想到:这辈子何至于沦落到这种地步?但我又肃然起敬,因为是生活的困苦,他也是迫切需要捡拾这一张报纸换些钱,以解燃眉之急。这是靠劳动所得,不丢人。谁都不能无视或小瞧他为生存而挣扎的每一个动作。这总比茫然地等待别人的救济要强许多。

“我已经老了”,这个念头如同在石臼上自砸门牙。《楢山節考》中的老母是不得已的选择,而我们则不能自弃于楢山。人生是短暂,但又很漫长。如果老后的时光只是坐花攒下的钱,就如同慢慢地等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